青海切换
新闻
青海巧做特色产业文章力促经济向“绿”转变
2015
05/13
21:56

新华网西宁5月11日电(记者骆晓飞)拥有“面积大省、资源大省”的优势,却一直难以摆脱“落后”、“贫穷”等标签;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地于一身,享有“中华水塔”的生态地位,却始终被“生态环境恶化”所困扰。青海,这个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原内陆省份,积极践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发展理念,巧做特色产业文章,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探索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经济转型之路。

--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和特色轻工业破解结构失衡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藏羊集团的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没有减产、减薪和裁员。”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民说,今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出口额达1200万美元。

青海藏羊集团是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西宁大白毛”、独特的藏文化地域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地毯生产经营企业,也是青海省重点培育的特色轻工龙头企业。这个企业以“小作坊”式的手工编织藏毯产品起步,到2014年,其销售收入已超过7亿元,其中出口额2800万美元,带动近3000人就业。

“没有政府倾斜政策的支持,企业很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马新民诉记者,藏羊集团的成功,既是企业主动积极适应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也是青海省政府这些年坚持特色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

青海省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青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6.6%,而规模以上轻工业和新兴产业的增速则分别达到了16.3%和20%以上,轻工业对整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更是高达32%。

“青海地处边远内地,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这是劣势。但青海高原洁净和无污染的环境特点、文化上的神秘感和独特的粮食作物、生物资源等却为发展快速消费品等轻工产业提供了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守明说。

10年前,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只有1亿余元,目前年销售收入接近20亿元,已经成为青海轻工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青海省第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轻工企业。

“在白酒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什么发展这样快?第一,是资源的独一性,青稞就产在青藏高原。第二,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另外一点,就是青海省政府对轻工行业品牌的培育和保护。”郭守明说。

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工业基础薄弱且轻重工业严重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青海经济发展的“短板”。“十二五”以来,青海开始通过调整投资结构,着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同时,采取一系列倾斜性政策措施推动轻工业优先发展。

“持续的结构调整,使得青海经济在宏观经济形势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定地增长。”青海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乔弘志说,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青海省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新兴产业和特色轻工业发展政策措施已然见效。目前,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已经成为青海的支柱产业,而青海轻重工业的比例也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

--传统资源型工业“提质增效”升级换代

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低电价优势和特有气候条件,青海在近10余年间建成了约400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和200余万吨的铁合金产能。这些被认为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为青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然而,随之而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和环境保护压力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面对这一现实,在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的同时,青海同步加大了对传统资源型工业进行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和产业链延伸的力度来化解结构性矛盾。

“以前,我们的产品主要是铝锭,销售到外地,长距离运输成本高不说,还会产生千分之六左右的烧损。而通过延伸下游深加工产业,到今年底可以100%实现铝液直销。”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李云清说,“仅此一项,每年可以为公司降低成本约2000万元。”

李云清介绍,目前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已经基本不生产铝锭,而通过产业链延伸已形成了10万吨扁锭、10万吨铸轧卷产能,加上引进民营企业形成的10万吨铝合金产能,一年可以为青海增加产值20多亿元。

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青海省内70%以上的电解铝产品已经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实现铝液直销、就地深加工。与此同时,随着电解槽新双阴极钢棒等先进节能技术改造的推广,青海省内电解铝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011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近5亿元,对所有生产线进行了双阴极钢棒改造。这一改造让吨铝能耗下降了600度电,一年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1亿元。”李云清说。

在另一个高载能行业——铁合金领域,青海率先突破铁合金矿热炉余热发电技术这一世界性难题并在全行业推广,使得生产一吨硅铁能耗下降了500多度电。

“随着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技术的突破,现在青海的硅铁行业已经不再是‘傻大黑粗’形象。”青海百通高纯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向东说。通过连续多年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青海的落后产能基本已经全部淘汰,而且淘汰标准高于全国水平。

电解铝、铁合金行业的转型升级只是青海传统工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对传统资源型工业经济,青海所做的是一个全方位、多举措同步实施“大手术”。

“青海省是资源型省份,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重化工、高载能工业是经济的主要构成。因此,对青海而言,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仍是今后一段时间永恒的主题。”乔弘志告诉记者,2014年,通过严格项目准入,青海工业重点项目投资中的70%都投向了循环经济类、新兴产业类项目,而今后规划实施的重大技术进步项目、延伸产业链的循环经济项目以及新兴产业项目也将按照严格的准入标准来选择。

--强化政策“杠杆”引导产业向“绿”转变

青海省政府今年5月中旬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将通过完善政策与强化服务共进、招商引资和大众创业并举等举措,推动工业领域十大产业链延伸和中小微工业企业快速成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这十大特色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特色轻工和生物产业等领域。

此前,以这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现有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基础,青海省政府曾下发《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建设重大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着力建设西宁甘河工业园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察尔汗工业园区等5个千亿元产业基地和西宁东川工业园区、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等10个百亿元产业基地。

“青海将全面放开环评、安评、能评等市场,破除各种指定机构实施的垄断行为,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特许经营、公私合作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的领域。”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黄文俊说,在产业支持政策上,通过制定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土地、能源、排放等指标将择优配置给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

此外,在为企业减负松绑方面,青海将在清理现有涉企收费的基础上,建立涉企收费清单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在培育新兴产业上,将新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全面落实企业改制重组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起征点政策等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并通过探索设立创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措施,着力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黄文俊表示,在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从行政审批“降门槛”、新兴产业“增投入”、产业升级“强化科技支撑”和循环经济着力“延伸产业链”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进而发挥政策“杠杆”引领青海经济结构向“绿”转变,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