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切换
新闻
农业产业化铺就青海海东农民致富大道
2013
10/24
15:18

近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根主线,海东市坚持不懈地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建基地、育龙头、兴市场、活流通、强科技、海东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目前海东市共审核确立了9 9家地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各类农贸市场达到83处,年交易额达7-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356家,带动9.1 8万户农户增收致富。

今年上半年,海东市特色优势作物总面积达到269.24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4.6%。其中,马铃薯77.98万亩,油料93.61万亩,玉米35.28万亩。优质蚕豆、乐都长椒、紫皮大蒜、循化线椒、高原制种等特色面积达到80.7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 5%。全市已经形成了以优质蚕豆、紫皮大蒜、乐都长椒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这些特色农产品的增加,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有效的途径。

同时,海东市坚持以工业化生产的理念发展农业,依托品牌农业打造农业现代化“金名片”,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累计认定认证农产品“三品一标”87个,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8个,绿色农产品基地3个15种,无公害农产品79个。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的布哈拉牌民族服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认证,民和湟乳奶粉、互助牌系列白酒等10个产品获得“青海省名牌产品”认证。“互助”、“天佑德”、“布哈拉”3个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19件商标获“青海省著名商标”。乐都牌长辣椒、青乐牌紫皮大蒜、循化红线辣椒被授予“青海省名牌农产品”称号。民和湟乳公司研发的青海风味酸奶、青海宏都饮料食品有限公司软儿梨果酒、青海宏恩公司的富硒马铃薯、青海瑶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树莓果酒、青海仙红辣椒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1 3个火锅底料、核桃酱系列产品等均已投放市场,改善了我区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单一局面。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和重点龙头企业逐步壮大,有效促进了我市农业向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方向转变,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市审核确立了99家地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4家,地级8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356家,拥有成员3.32万人,带动农户9.18万户,共建立种植基地94.7万亩。同时,建成3家农产品批发市场、4家农贸市场、6家商品配送中心和4个县级农村商品配送中心、8家商贸流通企业和1057家农家生产经营店。全区各类农贸市场达到83处,年交易量35-40万吨,年交易额7-8亿元,农业产业化正为我市农民增收架起致富“金桥”。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