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为资源开发企业提供装备制造和机械设备服务的非资源性的装备企业,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作用不可小看。面对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以及市场疲软和企业开工率较低等种种危机和困难,放眼未来,坚定信心,继续追加投资,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该公司以胆识和魄力走出了一条化“危”为“机”着眼明天的科学之路。
这是一个成立仅4年的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自2009年成立以来,企业投资规模及年产值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入超过1亿元。然而,公司盈利能力却未能实现与投资规模的同步增长。
面对生产线开工率不足一成、库存不断增加、财务成本逐步上升等诸多困难,海西华汇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他们进一步扩大厂区用地、引进生产线、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
自2011年起,公司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先后与青海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坚持走科技兴厂之路。
短短几年间,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华汇首先抓住了支柱产业及循环经济产业链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契机,获批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耐腐蚀非标设备与压力容器研发平台建设。同时,为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他们逐年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先后取得了一项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全力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其中一项专利产品钢制托盘已得到广泛应用,2013年计划生产3万只。
目前,公司又开始重点研发新材料项目,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所生产的PVC通过研发改性逐步替代大宗原料PE。项目研发成功后,不仅可以节约企业成本,同时还可通过科技转化将许多原本不能用的原料加以充分利用。
一直以来,为了寻求一条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科技创新之路,实现产学研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华汇始终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各种模式,并加强工程研究中心面向盐湖化工、材料加工行业有组织的服务。同时,积极融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使自身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今年8月,公司向青海省科技厅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通过程序性审查。
面向未来,海西华汇不仅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将为加快推进海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发展起到强劲的“助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