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占地接近国土面积二十分之一,循环经济、生态产业、旅游产业迎投资机遇
黄杰
继关中-天水经济区之后,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跨省经济区呼之欲出。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一位正在青海省调研的国家发改委官员处独家获悉,兰州-西宁-格尔木经济区(以下简称“兰西格经济区”)目前正在规划编制,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上报国务院审批,2014年有望获得审批并开始实施。该经济区总占地面积接近国土二十分之一、近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长三角的面积,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经济区。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并非单纯以发展经济为目的,国家发改委层面希望这一以兰州、西宁为双核驱动的经济区,能够兼具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旅游产业等诸多内容,进而让兰西格经济区真正成为西北崛起、均衡发展、联通藏区的经济先导区和示范区。”上述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说,这一总涉及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家级经济区规划,预期年内将上报国务院待批,力争在2014年获得国务院通过并开始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版规划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兰州西宁经济区”相比,格尔木等涉藏区域已明确纳入国家规划;另外,距离兰州直线距离仅为300公里的银川则意外花落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榆(林)经济区,宣告兰银西经济区概念破产。
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兰西格经济区的主打定位就是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个区域有着丰富的盐湖、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水能、风电、太阳能等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兰州和西宁,直线距离仅220公里,不仅是我国省会城市之间直线距离最近的两座古城,它们的文化相似度、经济依存度和产业融合度也最高,一度被当地民间誉为“双子城”。
在这两座古城之间,不仅有黄河相连,还有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相连,因此,甘肃和青海联合、兰州与西宁联合的民间讨论,就一直在热议。2006年,中国三产化学者、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贺有利首次提出建设兰西经济区,系统提出要让兰西经济区成为继成渝经济区、北部湾开发区和关天经济区之后的西部大开发“第四极”,争取使兰西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成为我国西部真正的新“西三角”。
正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兰州和西宁两市之间的产业集群也高度相似。除兰州市因中国石油(7.84, 0.00, 0.00%)斥资数千亿元打造的西固石化城之外,沿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星罗密布着电解铝、水泥、玻璃、钢铁、水电站等重化工业和能源产业。
“因为兰州更接近东部、靠近陕西,经济发展速度更快,生活环境更好(两地海拔相差800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趋利的民间资金流向兰州,亦导致兰州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西宁乃至青海经济发展抽水机的作用,这导致在2011年前后,青海开始主动与甘肃保持距离,进而使得西宁与兰州的经济融合度开始走下坡路。”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兰西经济区的要点是“两点(兰州西宁)一河(黄河)”,彼时大家在研究过程中,突出更多的是经济发展,但资本的特点是那里赚钱赚得多就往那里流动,因此,青海省民间资本长期遭遇甘肃省产业资本的虹吸,导致抱团发展的夙愿最终变味成为了青海支援甘肃发展。
这位专家称,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2年西部大开发工作进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使得直线距离西宁市远达600多公里的格尔木融入兰西经济区,客观上,缓解了青海对甘肃“吸钱”的担忧,有助于两省更加融合式发展。
据规划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2009年,兰西格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451.9亿元增加到2586.4亿元,但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及西部地区的地位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该地区生产总值占西部地区的比重则由4.3% 减少到3.9%。
“这样的数据说明,甘肃和青海是两个穷家庭,现在两家各自派出自己的长子和优势力量联合办厂,就更加需要劲儿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前述不愿具名的专家及《兰西格经济区发展规划》编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首席研究员董锁成等编制组专家指出,兰西格经济区的直接覆盖面积有约50万平方公里,包括甘肃、青海的11个市和自治州,间接可覆盖到甘肃青海乃至西藏自治区的部分区域,因此,其作为绿色屏障和重点生态区的意义,要远大于经济意义。“更何况,兰西格经济区的主打定位就是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个区域有着丰富的盐湖、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水能、风电、太阳能等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董锁成等专家称。
记者分别从甘肃省和青海省有关机构获知,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甘青两省政府委托给中科院地理所的规划编制方案初稿早在2013年年初就已全面完成。且相关方案在甘青两省已经进行过多轮讨论和内部修订。
“年底之前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进度基本已敲定,我们期待2014年能通过国家批准并开始实施。”青海省发改委一位官员透露称。
记者独家获知,为促使西部大开发进程加快,国家发改委在全面启动包括兰西格经济区规划编制等一系列工作之余,近期已正式开始对各省市区的西部大开发成果展开评估。
直接辐射藏区发展
兰西格经济区胎动背后,是国家暗喻下一步或加大对涉藏区域支持力度和促使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预期中的国家激励政策一旦落定,则甘青两省借力国家政策,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势必将转变过去挖煤卖电、劳务输出的传统路径。
格尔木市的突然加入,并不偶然。
格尔木是进入西藏之前的第一缓冲区。格尔木市委宣传部发送给记者的资料显示,该市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12.45万平方公里,但目前总聚集人口仅为30万,2012年度完成GDP约290亿元。
独特的资源禀赋赋予了格尔木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据介绍,格尔木盆地辖区盐湖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品种多。正是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各类资源,已在当地建设起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以及年加工100万吨原油的炼油厂。格尔木因此也是青海当地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格尔木市大多数资源都运送到了西藏,无论是铁路还是陆路,青藏线都肩负着国内其他区域战略物资进出西藏的重要任务。”前述青海省社科院专家称,兰西格经济区胎动背后,是国家暗喻下一步或加大对涉藏区域支持力度和促使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
据青海省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该省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1884.5亿元,增长12.3%。而同期,兰州市GDP为1570亿元,比青海全省GDP仅差约300亿元。即便如此,同期西藏自治区GDP仅为700亿元,比西宁市同期GDP851亿元还少151亿元。
“数据说明问题,西藏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区域,青海次之,甘肃则略高,优于西藏、青海、宁夏、海南等省区。”该专家指出,兰西格经济区即便将甘青两个穷亲戚连在一起,但未来国家如果不能赋予这一全国面积最大经济区很特殊的政策,那么,甘青两省仍然是贫穷落后。换言之,预期中的国家激励政策一旦落定,则甘青两省借力国家政策,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势必将转变过去挖煤卖电、劳务输出的传统路径。
该专家透露,今年上半年,青海省已经围绕电解铝铁合金等5个高载能工业行业出台强势整合和兼并重组方案,并计划在2015年末,使得区域内电解铝产能达到420万吨左右。而眼下,青海省电解铝产能仅为200万吨,已占全国电解铝总产能10%。即便如此,上述200万吨电解铝产能,消耗了青海省总用电量的近50%。
“青海省提出大力发展电解铝及原铝就地转化项目的思路,相当一部分原因也是基于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对藏区物资需求量大、市场空间大、发展后劲大的考虑,我们计划将省内最多的电能直接就地转化成为电解铝,然后再把相当一部分铝制品和成品直接发送到西藏。”青海省投资集团公司是青海省计划打造的电解铝龙头企业,该公司一位高层介绍说,电解铝作为国家严格控制的过剩产业行业,自2003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没有新批过一个项目,但事实上,近年来青海省却在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区域不断新增电解铝产能。特别是一些涉及藏区的项目,进展非常顺利。“我们理解,省政府肯定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某种默许,要不然,谁会去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