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记者从海东市获悉,今年,海东市充分依托独特比较优势,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着眼长远谋划布局,超前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手笔”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大数据产业实现量的重大突破和质的有效提升。
海东市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海东在全省发展大数据产业主导性地位,不断拓展大数据产业园主战场功能,大数据产业正成为海东成长型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规划、智慧城市大脑建设、“东数西算”“数据援青”等高端项目,签约大数据产业项目6个、总额338亿元。1-10月,电信总业务量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18.2%,大数据中心实现产值5.13亿元,同比增长41.32%。
全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算力引进、数据招商对接,网络覆盖面和普及率不断提升,累计投资63.42 亿元,建成4G和5G通信基站9812座,全市城乡光纤覆盖率达100%,普及170万用户,成功入选国家“千兆城市”。投资4463万元,建成西北首个L根镜像服务器,投资1.2亿元,建成“15520”超低时延极速算力网络,西宁-海东一体化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并行节点已经建成,三大网络融合并网运行,面向全国时延最长不超过20ms,网络出口带宽总和达到15.4T,丢包率接近0,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三大数据中心引入百度、阿里、腾讯、华为、抖音、快手等300多家企业数据,数字后发潜力正在激活。
据悉,海东市充分借助“数据援青”这个“小切口”,拓展数据招商引资新渠道,向外推介青海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天然良港”,大数据产业是海东成长型未来产业,目前全市新建成标准机架2322个,引进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2个、1亿元以上3个。吸纳省市三大运营商专业技术人才,吸收进驻省内各网络和大数据服务企业技术人员,对接信通院、雄安研究院、华为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专家,组建海东市大数据产业综合保障服务人才库和企业库,为数字海东建设蓄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