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切换
新闻
青海省青稞产业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0
08/02
12:29

7月23日,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作物学会主办的青海青稞产业发展论坛暨青稞产品品鉴会在西宁如期举办,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省农牧业遥感中心、青海青稞产业联盟为承办单位,省级单位、科研院所,国有农牧场,厅相关处室及厅属单位、青稞产业联盟理事等单位120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以“青海青稞·绿色健康”为主题,采取高峰论坛与品鉴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日常宣传与专题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青稞产品品鉴会启动仪式,由参展企业推介青海青稞产品,大屏幕滚动播放企业生产的相应产品,青稞企业现场制作青稞产品,供市民品尝。同时邀请网红现场直播互动卖货,宣传推介青海青稞产品,同时还举办了青海青稞产业发展论坛,特邀省内外4名青稞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从国内外大麦青稞研究现状,青稞加工现状与展望,特色农业品牌创建,青海省青稞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作专题演讲。旨在通过品鉴与论坛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牦牛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青海青稞产业发展意见》精神,加快青海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青稞综合价值,全力打造青稞姓“青”品牌,推动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共创共赢的目标,全面提升农牧区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稞在青藏高原有3500年种植历史,是我国藏区的第一大作物、主导优势作物和藏区同胞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粮,也是酿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青稞富含膳食纤维和生理功能元素,是世界麦类中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青海常年青稞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4,排全国第二位;青稞总产量接近20万吨,约占全国藏区青稞总产的20%以上。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委、省政府将青稞确定为“十三五”农牧业十大特色产业之一,列为全省深度贫困藏区的主要产业,实施了《牦牛青稞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青稞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经过广大农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奋进,青海青稞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青海是全国开展青稞研究工作最早的省区之一,柴青1号、昆仑14号、15号等品种亩产突破千斤大关,“昆仑15号”在柴达木盆地亩产达到1242斤,是目前藏区适应性与稳产性最好的青稞品种。每年建设优质青稞生产基地50万亩以上,已成为辐射整个藏区的商品青稞生产基地,生产的青稞除供应本省外,部分销往甘肃、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商品率高达83%,在藏区处于领先地位。全省现有青稞加工企业58家,其中规模企业30家,加工转化率达到60%,比其它省区高40个百分点以上,是藏区青稞加工转化率最高的省份。青稞加工产品有7大类20多个品种,除加工食品外,还拓展到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黄酮等高端保健产品,市场反响良好,市场前景广阔,青稞已上升为脱贫致富、开发营养保健类产品的朝阳产业,已从物质文化延伸到精神文化,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蕴含各民族团结、中华农耕文明传承、极富民族特色的高原农业文化。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巩爱岐说,今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将围绕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的历史机遇,按照“政府引领、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的发展思路,以绿色有机为方向,以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为出路,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挥青海青稞产业联盟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三产融合产业化经营,积极打造“青”字品牌,充分挖掘青藏高原青稞神秘的文化价值,共同推动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把青海建成北方重要的优质青稞繁种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有机青稞生产基地,让青稞产品走出省门,走向国内外。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