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藏医院研究院工作人员在科研成果展厅进行介绍。本报记者 宋翠茹 摄
青海央宗药业有限公司实验员做理化鉴别。本报记者 宋翠茹 摄
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炮制研究基地科研人员提取“玛诺系汤”系列藏药制剂原料。周桑加 摄
4月23日下午,在青海央宗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国华向记者介绍了青海动物实验中心,这是在青海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将现有基础上建设11000平方米的动物实验基地,以喜马拉雅旱獭为特色的实验动物国家认可的临床药理基地,青海省“三药”(医药、农药、兽药)安全性评价中心。该中心包括屏障系统(SPF级)实验室,标准化检测实验室,普通实验室及实验动物繁育室;设施设备可对外开放,开展实验动物供应、科技合作及动物实验服务,计划于今年八月试运行,将为青海藏医药产业发展奠定必要基础。
“过去,我们要进行藏药安全性的评价就得去内地找专业机构测评分析,现在有了这个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不仅可以降低省内企业的成本,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能解决我省藏药产品因安全性评价和临床评价等不足而影响产品竞争力的问题,为藏药产品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周国华欣慰地说道。
……
千百年来,藏族同胞在与自然和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一格的藏医药文化。如今在现代科技等因素助力下,古老的民族医药正开出“创新之花”。
创新引领
扶持企业攻克核心技术
对于我省藏医药产业来说,改革开放的40年就是产业飞速发展的40年,见证着青海藏医药产业由小及大的轨迹。
今年3月初,由青海省科技厅立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应急科研项目阶段成果产品“巴达消毒湿巾”,第一时间送往青海省人民医院、省第四人民医院等单位,供给临床一线人员使用;并迅速组织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省藏医院等单位科研人员根据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特征,经国医大师调整,赶制出“九味防瘟黑药粉香囊”2000份,在疫情暴发初期分别送达湖北和我省抗疫一线。
近几年,我省不断涌现一批批现代化藏药厂,将传统藏药生产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促进藏医药产业化发展。
“就拿剂型来说,过去很多藏药都是散剂和汤剂,现在制作工艺先进了,很多藏药被制成颗粒剂、胶囊等,服用方便,剂量也更精准。”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周桑加说。
这一切的背后,是青海科技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更好地助推着传统藏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了解到,省科技厅积极搭建藏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推动藏医药领域创新体系建设。先后支持建立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同时还建立了1家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8家省级研究平台,建成了检验检测、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3个。培养学科带头人19人,3个科技创新团队,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企业10家,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用周桑加的话说,省上现有的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力助推了藏医药产业的发展,在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藏药制剂和炮制工艺研究、藏药新产品研发、藏医药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离不开青海省科技厅的支持。
据了解,我省以产业为抓手,将藏医药作为支持的重点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支撑政策文件。同时开展中藏药等民族医药深度研究,突破藏医药深度开发关键技术,积极推进藏医理论和医疗手段创新、提高藏药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水平、构建现代藏医药产业技术体系,全力推动青藏高原特色中藏药创新集群发展。
国家科技部、中科院、省科技厅和相关部门、企业累计资助各类藏医药科技计划项目160余项,总投入科技专项经费近5亿元。
不断突破
更多“青海藏药”享誉国内外
一颗颗小小的藏药正撬动着一个巨大的产业。
在青海,藏医药产业早已“露峥嵘”。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藏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为解决慢性病、高原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藏医药产业市场规模60多亿元,青海藏医药工业总产值近30亿元,占我国藏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5%,产业发展规模和综合实力居全国之首。
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抢抓发展新机遇,我省积极动员和发动藏药企业和品牌“走出去”,让越来越多的“青海藏药”走向国内、国际舞台。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安儿宁颗粒是青海省目前规模最大的藏药品单产品,在全国上市十余年来,已有上千家医疗机构应用,2017年被《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推荐用于风热感冒夹痰证,2019年入选《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品种,成为全省单品年销售过亿元的藏药。
同时,省科技厅依托特色藏医药资源优势,为我省藏医药理论传承、中藏药材培育、藏药新药研发和二次开发、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据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藏药新药研究与二次开发方面,我省成功研制出的藏药“獐牙菜醇苷”等7种国家天然产物标准样品,实现了我省在藏药材标准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梓醇片”获得一类新药临床批件,实现我省新药研发零的突破。挖掘整理了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沉香丸等一批名贵藏药复方品种,研发出珍龙醒脑胶囊等10余种新产品和5种国家重点产品。其中“安儿宁颗粒”、“百令片”、“复方单珍头疼胶囊”、“如意珍宝丸”实现单品过亿。藏药药浴和放血疗法在临床经验外治学传承、养生保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群众欢迎,以及藏药药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获得201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科研重要、创新重要、产业化也重要。“我们要保护好藏医药的传承人,要建设好当地药材基地,要搭建好标准的药物开发平台,这才是创新的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优势病种上发挥藏药的关键作用。”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马瑞说。
随着青海藏医药产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在西宁市已初步形成了藏医药制造新型产业体系,其产值在全省医药产业产值中占有较高比重,成为我省藏医药产业腾飞的核心引擎。
在扎实的政策、资金扶持基础之上,省科技厅还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研发与投入意识,集中示范带动一批企业,开展具有显著临床效果的藏成药的二次开发,实现药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相关企业向药效要效益,向研发要产值。对研发投入超过其产值5%的藏医药企业,实行科技奖补政策,逐步加强企业的自主投入意识。
现在,青海正谋求藏医药产业发展新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基石,多措并举将青海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扛起了青海藏医药产业发展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