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切换
新闻
“金色”希望起高原——青海省推进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0
05/12
08: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青稞这一藏民族的传统口粮渐渐走进普通大众的消费视野。青稞米、青稞饼干、青稞速食面、青稞饮料……一系列青稞精深加工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并收获赞誉。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青海省委、省政府针对青稞产业发展动作频频,2018年启动实施《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成立青稞产业联盟,2020年出台《关于加快青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稞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越发明晰。尤其是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和青海省政府共同创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以来,青稞产业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青稞是我国藏区的第一大作物,是藏区同胞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也是青海省种植历史悠久、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更是酿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如今,这个在青藏高原上有着3500年种植历史的农作物正在焕发新的光彩。

强种业,重生产,稳基础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技的重要成果,关乎产业兴旺、关乎粮食安全。青稞产业要谋求大的发展,青稞种子就是一篇不可不做,且必须要做好、做精、做强的文章。

这几天,在青海省三江集团贵南草业的青稞试验田里,多年从事青稞育种工作的吴昆仑和他的团队正在忙着进行青稞品系鉴定和绿色增效混播技术的实验。吴昆仑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的主任、研究员。

据了解,目前,西藏和四省藏区的青稞种植面积达400多万亩,其中青海青稞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产量约占全国藏区青稞总产的20%以上,良种率达到96%。从青藏高原第一个自育品种“昆仑1号”到如今的“昆仑14号”“昆仑15号”,这是一段极其漫长而又艰难的育种历程。

吴昆仑告诉记者:“每育成一个青稞新品种,一般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青海的青稞育种已经走过了选拔适宜品种、培育高产品种、培育高产高品质并重品种3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培育多元用途的高产、优质品种阶段,这也是市场所需。”

三江集团贵南草业目前已建成青稞种植生产基地15万亩,是青海最大的青稞种植生产基地。贵南草业总经理周文书说:“我们现在主推‘昆仑14号’和‘昆仑15号’两个品种。对旱作农业而言,优质适宜的种子和科学的种植技术至关重要,可以有效保障青稞生产实现稳产、增产、优质。”

为此,贵南草业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建立了企院合作关系,强化种植和生产环节的技术支撑,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同时,希望借助对方的科研、技术、人才优势来强化企业实验站的力量。

不过,吴昆仑也有自己的担忧。“虽然青海青稞种植良种率很高,但是由于繁种基地少且面积小、繁种利润低等因素,导致商品良种统供率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稞的产量。如果全部实现统一供种,全省青稞产量可以再提升15%。”吴昆仑说。

精加工,接市场,提价值

走进青海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位于西宁市大通县的青稞产业园,青稞糌粑饼干生产线旁的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在经过压模、烤制等工序后,散发着浓浓香味的青稞糌粑饼干被分装进大小不一的包装,然后运往青海各大超市及零售专卖店。

一粒小青稞蕴藏的加工价值究竟有多大?多年从事青稞加工的青海省新绿康食品公司总经理朱宪铭一直都有一个提法,就是“要把一粒青稞吃干榨净”。在经历了精深加工与深度开发之后,这粒小青稞释放出来的价值与其作为原粮的价值相比,可能会是指数级的增长。

据了解,目前,青海青稞加工量已占该省青稞总产量的三成,加工转化率达到70%。用青稞加工成的产品有青稞酒、青稞米、青稞面粉、青稞饼干、青稞麻花、青稞速食面、青稞饮料等,并且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

2018年青海省启动实施的《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重点扶持青稞β-葡聚糖、青稞黄酮、青稞饮品等科技含量高的青稞产品高端精加工企业,着力拓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202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青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又进一步明确了此发展方向。

由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在青稞的功效成分发掘、解析和精深加工方面做文章,目前已研发出以青稞β-葡聚糖口服液、青稞叶麦绿素、青稞酵素饼干等为代表的系列精深加工产品,真正实现了青稞的高值化开发和综合性全利用。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杨希娟表示:“青稞加工既要走大众化消费路径,也要走健康化产品路线。我们提倡对青稞进行全谷物加工,充分挖掘其营养功能,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

不论使用什么样的工艺,加工成什么产品,最终的决定权都在市场。消费者喜不喜欢,爱不爱买,这才是最关键的。青海省青稞产业联盟理事长、青海可可西里实业集团董事长邵勇说:“从加工者和销售者的角度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卖青稞的优点。”

也有专家指出,从目前看,青海青稞产品的种类虽多,但并没有能够打开市场的拳头产品。

拓渠道,打品牌,扩影响

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青稞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朱宪铭告诉记者,受影响最大的时间段是2月,往年2月都是过百万元的销售额,今年销售额降至零。不过进入3月,企业生产订单数量有了快速增长,预计4月还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市场需求的回暖,朱宪铭发现公司今年在阿里巴巴平台线上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0倍。朱宪铭表示:“对企业而言,我们在解决了加工技术、产品研发等问题之后,必须认真思考渠道与市场。线上销售是大趋势,我们不能落后。”

时下,直播带货成为消费新宠。作为青海青稞产业“领头羊”的可可西里实业和新绿康两家企业有着共同的认识——借助直播带货一定可以让青稞产品走近普通消费者,走进千家万户。新绿康吉林销售公司利用快手平台直播带货,在东北市场有着不俗的表现。可可西里实业也成立了专业的团队,不久将开启网络直播带货。

为了进一步拓展线上渠道,邵勇也在积极通过多种方式拓展青稞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他说,青稞产业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青海扶贫攻坚精准产业,联盟正在努力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为青稞产品对接市场。

当然,要拓展青稞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的渠道,不可忽视品牌的作用。《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青稞产业品牌打造行动,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青海青稞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对青稞产品品牌、市场营销展开全面企划,强化品牌推介。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农业农村部门联合青稞产业联盟、青稞加工企业,正在积极推进“青海青稞”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青稞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建设工作,实现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

“随着农业农村部和青海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工作的推进,打造‘青字号’品牌也成为青海特色农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重头戏’。今年,将扶持包括青稞企业在内的15家农牧业企业,通过抖音、快手等市场化媒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鄂永利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