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切换
新闻
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挺进“蓝色粮仓”
2020
05/05
11:11

会议现场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田才摄影报道) “加入了联盟,不但可以享受到政府补贴,还能推进我们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品牌化进程。”4月19日,在西宁市召开的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大会上,新加入联盟的兴强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马兴强流露出喜悦。

当天,有18家合作社、水产养殖单位“入盟”,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进一步壮大,青海开始依托黄河上游已建成的拉西瓦、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等中大型梯级水电站库区水域,挺进“蓝色粮仓”。

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成立于2018年1月,联合了青海省内从事三文鱼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组成统一的产业发展平台。两年多来,初创的6家联盟单位,充分开展技术、业务、人才、管理等合作,围绕统一苗种供应、统一饲料采购和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基础设施提升、统一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统一品牌战略、统一加工标准、统一市场销售等“八统一”开展工作,为今后青海三文鱼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资料显示,素有“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水域资源丰富,水体总面积超过2000万亩,占全国内陆水域总面积的16.1%,可利用渔业养殖开发水域面积82.3万多亩。因水域纯净环保、无污染,鱼类抗病能力强等独特优势,高原冷水鱼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认真聆听

“联盟立足沿黄(河)大水面网箱生态养殖建设,以‘八统一’为目标,积极拓展产业布局,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9年三文鱼产量、产值分别达到1.52万吨和8.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37%和12.97%。”据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秘书长杨旭介绍,去年为联盟成员单位及其他鲑鳟鱼养殖者提供苗种640万尾,保证了品质、降低了成本,为三文鱼生产发展和养殖户增效发挥了作用。

“现在市场上三文鱼鱼苗价是每尾2元,通过联盟统一购进,我们可以享受每尾1元的政府补贴。今年,我们合作社打算增加3万尾,扩大养殖规模。”已有4000平方米网箱养殖规模的清水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马正军,养殖基地在苏只水电站,他对联盟提供的鱼苗和饲料赞不绝口。

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联盟成员单位销售下滑的考验,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成员单位——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汤娟说,作为三文鱼养殖、生产、加工、育苗等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公司,民泽公司“打头阵”已开始布局西宁市终端销售市场,3月份以来,储备的40多吨三文鱼冰鲜原鱼、冻鱼等,陆续进入超市、酒店。她相信,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以及联盟成员单位的努力,一直处于高端外销(省外)的三文鱼,一定会进入寻常百姓家,青海人一定会吃到自己养殖的三文鱼。

专题报告提振信心

谈到今年联盟的发展,杨旭说,联盟将会从开展统一销售、加强三文鱼公共品牌推广、继续做好基本项目建设、加快成员单位自控自检体系实施、推动品牌创建、注重数字营销规划六个方面开展工作,面对疫情“抱团取暖”,更好地服务“盟友”。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许海抚希望联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朝着“八统一”目标,同心同德,把当前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建立自控自检体系和专业队伍上,联盟成员单位要完善水产品包装,签发水产品合格证明,把质量安全掌握在自已手中,行使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黄河上游冷水鱼养殖前景广阔

“联盟成员要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利用土地、滩涂、水域等资源,把当地群众和贫困户带动起来,精准脱贫和致富。只要冷水鱼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增收,联盟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许海抚说,青海省冷水鱼养殖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相对传统单一、落后的高原农牧业,如何在结构调节中发挥杠杆作用,尽快让农牧民因地制宜、脱贫增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已引起政府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联盟会上,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长忠作了《青海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报告,极大地提振了各联盟成员单位的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