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切换
新闻
玉树州经济贸易委员会
2013
07/09
14:53

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yul-shul bod-rigs rang-skyong-khul),位于青海省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她北依茫茫昆仑山、南靠巍巍唐古拉,两大山脉南北对峙,其中宽约400余公里。东有蜿蜓峻峭的巴颜喀拉山,西有缓坡漫岭的可可西里山,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有“生命禁区”之称。这里群山错落,东西呼应,其间长约500余公里。在群山拱卫之中,玉树州的地势高高隆起,高出海平面4000—5000米,群山之中,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有些为无人登顶的处女峰。在群山怀抱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几大河流均发源于此。

“玉树”是藏文译音,含义为“遗址”,将音、意相连,则是“在故址上盛开的美玉之树”因玉树地区海拔高,植物少,过去人们也称其为“树贵如玉”的地方。历史上,玉树土司本为囊谦千户属下的25族份之一,但因其牧地处于内地官员往返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要津,久而久之,内地竟然只知玉树,而忽略囊谦为这一地区的总称,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名称就是渊源于此。

根据玉树境内外发现的众多古代文化遗址推测,早在两万多年前,玉树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历史上,玉树居民应为羌人后裔,公元前384年—前362年,居住于青海湖东部的一支羌人向西迁徙数千里,其中一部分迁至今天的玉树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今天的玉树藏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的玉树人在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在这块高原上创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雪域文明。

玉树自古就是唐蕃古道的重镇,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南部的卡若文化与北部的卡约文化交汇之地,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在牛背上、雪野里、绿茵中保存的悠久历史;血脉中流动着马上民族的文化,在雪域高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区域。这里有享誉中外的玉树歌舞,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赛马节以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其自己鲜明特点的宗教文化艺术……

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面积(含唐古拉乡)2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强。全州现有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个县,州府所在地玉树县结古镇,北与省内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连,东与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南与西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和那曲交界,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接壤,可以说玉树地处于整个藏区的核心地带。

玉树州总人口约30.08万人,其中97%以上是藏族,是全国少数名族自治地区(包括省、地区、县、乡所有区划单位)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的,也是青海省内唯一的康巴方言地区。玉树州内居住的其它民族主要有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

气候条件

玉树深处青藏高原腹地,四周是连绵的群峰,中间密布江河湖水,气候十分独特。主要特点是高寒缺氧、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

在玉树的东部地区如结古、囊谦,年平均气温在零上4度左右,而在西部的杂多、治多、曲麻莱地区,年平均气温则在零下2度左右。

玉树高原一年可以说只有冷暖两季,冷季长达七、八个月,暖季只有四、五个月,气候比较干燥。但玉树的年温差不大,日温差则较大。

玉树的降水情况;东部多、西部少;日数多、水量少、蒸发量大;夜雨多、日雨少,降水强度一般不大。

由于降水的高度集中,加之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玉树州内冷季大风盛行,沙暴天气较多。暖季冰雹、雷雨出现次数频繁。同时,因海拔高,形成气压低、沸点低和空气含氧量低的特点,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含氧量的1/2-2/3。

在玉树,水的沸点东部为88℃,西部为86℃。

每年的6、7、8三个月是玉树最好的季节。

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举世瞩目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屹立在通往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的通天河大桥旁。通天河是长江的源区干流。三江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他们均发源于玉树境内,故称为“三江源”。三江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纪念碑由花岗石雕成,纪念碑基体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316平方米,象征着三江源保护区31.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中国56个名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碑体正面刻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碑体背面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撰写的碑文。整个纪念碑造型美观,寓意深远,气势宏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于2000年8月19日正式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三江源区是青海南部的高原主体,昆仑山及其它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众多雪山的冰雪融化后,汇流成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形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因此,这里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域性涵养水源的重要功能以及对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使其成为生态建设的战略要地。但是,由于自然、地理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致使雪线上升,草场退化,湿地萎缩,湖泊干涸,植被日少,沙漠化面积扩大,鼠虫害严重,已对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覆盖玉树、果洛全境和海南、黄南、海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划分25个核心区,25个缓冲区和1个实验区,核心区面积达11.19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面积的30.83%。这不仅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因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也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2.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

玉树是江河的故乡,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玉树高原。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高高矗立在玉树境内的通天河大桥旁。长江发源地两股源流,像是从牦牛鼻孔中涌流而出,所以,藏语称长江为“治曲”,意为牦牛河。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玉树一侧的格拉丹冬雪山群,冰川形成的冰塔林犹如水景园林,琦丽壮观,涓涓溪流晶莹透明,畅流不息。

长江南源藏语称“当曲”,北源藏语称“楚玛尔河”。在三大源流之间,还有多条源流,构成了长江源流的扇形水系,三大源流汇成通天河。

通天河上游的主干流经治多、曲麻莱、称多和玉树四个县汇入玉树县境内的扎曲河。玉树境内的长江源流段称通天河,全长1200多公里。进入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河段,称为金沙江。通天河就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源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藏语称“玛曲”,意为孔雀河,在玉树境内全长150公里。其正源发源于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西南巴颜喀拉山脉的卡日扎穷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多条支流汇聚后,黄河源约古宗列曲的干流经曲麻莱和称多两县注入星宿海,然后出玉树境内流入果洛州玛多县境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黄河之水天上来”,诗人李白想象中那气吞山河的天河,最初以容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滥觴于玉树高原,孕育了母亲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不屈个性。

东南亚第一巨川,著名的国际河流——湄公河即澜沧江,发源于玉树州杂多县的杂纳日根山,藏语称“杂曲”,意为岩山之河。流经杂多、囊谦两县后进入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杂曲在玉树境内干流长448公里,大的支流有“孜曲”和“结曲”,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3.可可西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树州西北部治多和曲麻莱两县境内,地处北纬30.08~36.08度,东经89.35~94.06度,面积45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平坦广漠。可可西里独特的高寒自然环境,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类型和原始生态环境,这片尚未被污染的净土,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这里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现已查明:哺乳动物有16种,其中11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鸟类约30种,其中7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在可可西里极为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着藏羚羊 、野牦牛、 藏野驴、白唇鹿、雪豹、盘羊、棕熊、猞猁、雪鸡、天鹅、斑头雁等珍稀野生动物,展现了极限生存的生命奇迹。这里还有100多种野生植物,其中84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种。这些举世瞩目的中国珍稀动植物,无论是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还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和重要地位。1995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将可可西里地区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国务院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圣洁而神奇的可可西里,是科学考察和旅游探险的理想去处。

4. 千年古佛堂——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又称大日如来佛堂,座落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南20公里的贝纳沟,海拔3700多米,大日如来佛堂面积有80多平方米,高13米,依岩崖修建而成。佛堂精巧玲珑,幽静雅致。佛堂内供奉的主佛像藏语称“觉俄囊巴诺泽”,汉语称大日如来,梵语为“毗卢遮那”。相传此佛像与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像具有同等的加持威德,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座佛堂是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沿途留下的规模最为宏伟壮观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佛堂内的佛像属青海境内最早出现的佛教摩崖大型浮雕群像。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联姻,金城公主进藏路经此地时,为佛像群盖建殿堂一座,以遮风雨。1957年,被列为青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正中,高约8米的主佛大日如来,端庄稳重,娴静慈祥,结跏跌端坐在双狮仰莲座上。其余八尊菩萨系八大随佛弟子,即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文珠菩萨和盖障菩萨。其造型、服饰兼有吐蕃早期风格和初唐中原艺术特征。在佛堂附近的岩壁上,工整的刻有藏、汉两文佛经《普贤菩萨行愿王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以及多行梵文和经文、佛塔、六字真言等。在佛堂右侧20米处岩崖下,有一泓清澈如明镜般的泉眼,名叫公主泉。相传文成公主在此住跸期间,曾在泉边梳洗。

从文成公主庙沿贝曲河溯流而上,约在4公里处有一个温泉池,泉水从山体岩石的缝隙中喷涌而出,温度约为40摄氏度,相传文成公主曾在这里临泉沐浴。在文成公主庙周边的山上,信教群众挂满了经幡,随风舞动,色彩斑斓,猎猎作响,气势恢宏,游人赞叹这是—世界上唯一座被文字覆盖的山。

5.勒巴沟石刻

距自治州首府所在地结古镇30多公里处的通天河南岸,有一条风景优美的高山深谷,名为勒巴沟,海拔3700米左右,沟深约20公里。沟里年代久远的佛教文化石刻,相传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进藏途经此地时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沟里还有当地佛教信徒近代刻凿的满山遍野的宗教文化石刻,这些对研究唐代藏汉关系,观赏佛教石刻艺术风采,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1986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礼佛图

礼佛图为阴线石刻,位于沟口南麓河边的岩壁上,画面有仰莲座释迦牟尼立佛像,佛像右边依次刻有四个朝佛的人物像,第一个是跪状双手捧香炉的侍童;第二个是双手捧钵,前倾献礼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第三个为双手持莲花的文成公主;第四个为双手持莲花的侍童。还有用阴线刻在礼佛图左面约6米处岩壁上的三世佛,画面中心为释迦牟尼佛像,手结转法轮印,腿结半跏跌在双狮仰莲座上,左右两侧分别为过去佛和未来佛。

(2) 转法轮图

在沟深3公里处南麓峭壁上,有一副规模较大的九尊佛像组成的阴线石刻转法轮图,佛像布局严谨,形态各异。画面上方有飞天,下方有蛇形龙王等天龙八部中的诸天。石刻左右下方有《无量寿经》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再往沟里行进半公里的左侧岩壁上雕有三尊浮雕像,主佛为大日如来,结跏跌坐于仰莲座上,左、右下侧的两尊佛像分别为金刚手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佛像下面刻有古藏文“向大日如来佛、金刚手与观世音顶礼,马年吉日”等字样,为勒巴沟石刻的断代提供了可贵的参考依据。

(3) 公主塔

在勒巴沟里有一座高大的古佛塔,塔基周长14米,有4层塔座,塔身高18米。相传为金城公主进藏途中命人所建,属覆钵式佛塔,具有藏传佛教建筑特色。

(4)子琼沟石刻

走进勒巴沟约5公里处,有一条灌木葱茏、涧水潺潺的山谷曲折南延,名为子琼沟(藏语意为鸟水沟),沟里的石头或岩壁上刻凿的观世音经咒、莲花生经咒等经文及佛像、佛塔无处不在,其中有许多是深凿在临之目眩而难以攀援的悬崖峭壁间的大型摩崖浮雕,有的则刻写在河底的大石上,字迹清晰、工整,成为明澈清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宗教信徒们年复一年的艰辛刻作,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石刻,在青山绿溪间形成了宏伟的规模,展现了藏传佛教石刻文化的奇光异彩,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由于流经勒巴沟的溪流中遍布嘛呢石刻,当地人称之为水嘛呢,有专家来此考察,惊叹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条流淌着文字的河。

6. 嘉那嘛呢石经城

嘉那嘛呢石经城,俗称嘉那嘛呢。位于离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3公里的新寨村,海拔3600多米。嘉那嘛呢石经城于公元1700多年前,由藏传佛教高僧嘉那道丁桑秋帕永(又名嘉那活佛)创建。据有关史料记载,嘉那活佛是康巴人,他曾修行在峨眉山和五台山,后周游并朝拜藏区各圣地。200多年前来到新寨村时,发现了自然显现六字真言的一块嘛呢石,遂以此为緣住在该村,同僧俗群众一起刻凿嘛呢石度过一生。解放初期,嘛呢石堆形成了东西长450米,南北宽100米,高3米的规模宏大的嘛呢石经城,并建有佛堂及佛塔,大经轮堂等建筑。占地面积25亩,嘛呢石及经文石有25亿块左右。嘛呢在佛经中解释为观世音菩萨六字真经,六字代表解度六道众生、破除六种烦恼、修六般若行、获得六种佛身、生出六种智慧等殊胜功德。常诵此咒或转经则可利乐众生,功德无量。因此,每当正月十五日,都有许多人来此转经朝拜。世人对当地群众在几百年时间持续不断、坚韧不拔的凿刻嘛呢石的精神和所达到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

现嘛呢石堆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2.5米,有20多亿块嘛呢石,一座大转经堂,一座佛堂,10个大转经筒,300多个小转经筒,十几座佛塔。石经城的佛堂内还供奉着创建石经城的第一世嘉那自显嘛呢石块。嘉那嘛呢石刻经文数量之多,雕刻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堪称世界之最。专家称其为—世界上唯一一座用文字堆砌的山。

7. 吉然寺

吉然寺,全称吉然寺菩提洲,位于离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25公里的巴塘乡境内的卓玛巴杂崖根,因此又名卓玛巴杂寺,海拔3700多米。吉然寺是吉然家族在此世袭传承住持弘法而得名。“吉然”是家族姓氏,自称是吐蕃四大原始氏族之一,早期信奉苯教,到8世纪改宗信仰藏传佛教宁玛派。公元1143年吉然家族生一子名觉哇久丁桑贡,系结古镇西杭村人。他天生具有聪明才智,学识渊博,法力无边。他曾向帕摩竹巴学法,二十几岁时创立了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其主寺吉然寺,经历代传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寺院,建有很多分寺,仅在玉树境内就有15座分寺,僧侣达十几万人。后因与萨迦派发生教派之争,加之元朝势力介入,直贡噶举派失利,寺院被焚毁,吉然寺被迫迁往西藏。1179年,在西藏墨竹工卡县境内的帕摩竹巴弟子木雅贡仁所建小寺经扩建而形成直贡梯寺。18世纪末吉然后裔多旦仁增俄萨开始恢复吉然寺,但始终未能达到昔日的规模和辉煌。该寺现由吉然后裔日布秋英多杰住持。寺内修有经堂、佛殿闭关房和僧舍几十间,规模虽然不大,但历史久远,遗迹较多。吉然寺因在历史上曾为直貢噶举派主寺,在藏区颇有影响。

8. 藏娘古塔和桑周寺

藏娘古塔位于通天河南岸,距玉树县仲达乡40公里,系印度大学者弥底于公元1030年在玉树境内的通天河流域弘法时所建,距今有970年的历史。塔高40米,周长200米,是康区最大的佛塔之一。古塔形状独特,保存完整,历史悠久。藏娘古塔的修建标志着佛教在康区后弘期的开始,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藏经-丹珠尔》、《青史》、《红史》和《西藏佛教史略》等多部藏、汉史记中均有该塔的记述。在藏区具有较大影响,许多佛教徒不辞路途遥远前来朝拜、观光。

弥底大师在藏娘一代弘扬佛法、修建佛塔的同时,还传授了能够与热贡艺术相媲美的绘制唐卡和雕塑的技艺。弥底大师亲手雕刻制造的微型塔至今还珍藏在桑周寺内或流传于民间。微型佛塔做工精致,造型逼真,世所罕见。

为了保护藏娘古塔,公元1260年藏传佛教高僧嘎阿尼当巴(曾任元朝帝师)在古塔之旁修建了桑周寺。桑周寺现有大小经堂3座,佛殿4座和僧舍等建筑。寺内保存的许多宗教文物,在人物刻画、制作工艺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含。藏娘古塔和桑周寺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9.拉布寺

拉布寺,藏语全称“噶登多昂谢周塔吉林”,汉译为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位于离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90多公里的称多县拉布乡境内,海拔3780米。1419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弟子旦玛堪钦•元登巴创建,并受到宗喀巴和明王朝的支持,宗喀巴曾赐给护法像和禅杖等法器。自旦玛堪钦•元登巴创建拉布寺起,至今已传承十五世,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在玉树地去册封的“四大嘉贡(救世主,亦作怙主)”之一,俗称拉嘉贡。历史上拉布寺兴旺发达,曾有大小经堂、佛堂和护法殿24座,还有佛塔、修学院、经轮堂和450余间僧舍,僧舍达500余人,有13个活佛转世系统,有多座分寺并将附近几座直贡噶举派寺院改宗为属寺,形成了玉树地去具有一定规模、最富有、名声最大的格鲁派寺院。第十三世活佛江永洛松加措是一位十分开明的高僧大德,曾数次去内地考察,请来建筑工匠及绘画艺人,整治河床、规划道路、种植树木、开辟林园,使拉布寺建成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独具特色的大村庄。同时,他还派人多次赴西宁运树种,历尽千辛,反复试验,成功种植出玉树历史上第一颗杨树。拉布寺的石板雕刻佛像艺术造诣高,也很有特色。

10. 贡萨寺

贡萨寺位于玉树州治多县城西9公里处,海拔4300米的嘉吉阿尼噶宝山坡上,公元12世纪由拔戎噶举派创始人拔戎达玛旺秀的心传弟子秋杰次成帮巴创建,由此产生秋杰活佛转世系统。第二世秋杰索南扎巴扩建寺院并改宗为直贡噶举派。公元15世纪,五世达赖昂旺洛松嘉措又将该寺改宗为格鲁派寺院。1981年寺院从治多县城北面闹布旺江旧址搬迁到现在的新址。在第十九世秋杰•强巴土丁格来嘉措活佛的主持下,修建了大经堂、弥勒佛殿、密宗和护法神殿及活佛寝宫等建筑,寺内存有《甘珠尔》、《丹珠尔》等佛经不计其数。寺院建立藏医门诊及小学等公益事业设施。在国内外施主的大力赞助下,贡萨寺修建了宗喀巴持寿铜制镀金巨像及佛殿。佛殿高33米,建筑面积达700多平方米。铜佛高27米,佛像内装有大量的经文和珍贵法物。这尊巨大的镀金铜像工艺精湛,形象生动,是目前格鲁派寺院内所供奉的最大的宗喀巴大师室内铜像,2005年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宗喀巴佛殿已被列为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 班庆寺

班庆寺位于离玉树县结古镇28公里的巴塘乡政府所在地。公元1600多年前,由噶举派

著名高僧第四世桑吉念巴格莱尖措所创建。建有100多柱的大经堂以及护法殿、闭关禅房、活佛寝宫、僧舍和佛塔等,经堂内供有高十几米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等珍贵文物。5层大经堂高36米,占地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美,风格之独特,造型之美观,在全省乃至整个藏区都屈指可数。大经堂内供有8米高的三世佛镀金铜像,工艺精湛,形象生动。经堂内还陈列着众多宗教文物和珍贵经书。除大经堂外,还建有八座佛塔以及大厨房等大型佛教建筑。

12. 结古寺

结古寺,藏语全称“结古顿珠楞”,汉译为众生义成洲,位于玉树县结古镇北山,海拔

3700米,现为萨迦派寺院。该寺初为苯教寺院,后改宗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明洪武三十一年(1389年)西藏萨迦派高僧当钦哇•嘉噶西然坚措又将结古寺该宗为萨迦派寺院。历史上该寺以建筑宏伟、文物丰富、多出名僧而闻名藏区。整个寺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主体建筑有桑舟嘉措经堂、讲经院、弥勒殿和大昭殿等,有文保嘉贡、嘉那活佛、扎武迈根等活佛转世系统。明清鼎盛时期僧侣多达千余人。近几年修建了因明(佛教哲学)等专修僧院。1937年12月1日,九世班禅曲吉尼玛在结古寺甲拉颇章宫圆寂。

13.禅古寺

禅古寺位于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南4公里禅古村,海拔3700多米。该寺始建于公元12世纪,属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初创时建于玉树地区的“吉然圣地”,这里迄今还有“吉然红塔”遗址和“吉然自显白塔”等文物古迹,后因教派之争而逐渐衰微。14世纪末在七世嘎玛巴秋扎嘉措的关照下恢复了禅古寺,寺内建有大经堂、佛塔、僧舍、佛殿和讲经院等。有查来嘉贡、禅古朱古和斯日朱古、嘎玛洛周尼玛四个活佛转世系统,其中查来嘉贡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在玉树地区册封的“四大嘉贡”(救世主,亦作怙主)之一。该寺在历史上因修建和管护文成公主庙享有声誉。寺内存有经卷3万余卷,大小佛像不计其数。大经堂内建有宁玛、噶举、萨迦和格鲁四大教派的佛像,供奉着各自的开派祖师或传承上师。

14.赛巴寺

赛巴寺,全称“太庆大吉楞”,汉译为大乘昌隆洲。位于距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32公里的称多县歇武镇下赛巴村,海拔3700多米。该寺早期为苯教寺院。公元1269年,由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之一的法王八思巴改宗为萨迦派寺院。1983年搬迁到下赛巴村。建有大经堂、护法殿、佛塔、僧舍等。规模较大的有莲花生大师佛堂,建于1999年,面积为200平方米,高20多米。佛堂内莲花生大师镀金铜像高10米,左右两侧塑有莲花生大师八大变像。佛堂内还有壁画,其绘画艺术高超,具有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特色,整个佛堂金碧辉煌,灿烂夺目。赛巴寺最具有特色的是,近几年建造了土木结构的民俗宗教文物展览馆。展览馆分二层三厅,一层展厅有几十种青藏高原珍稀动物标本,这些标本以传统工艺制作,形态逼真。第二展厅有玉树藏族民俗用品和服饰、石器等。二楼三厅展有各种宗教文物、法器和珍贵经文等。展览馆收藏的各种文物近万件,其中有很多珍贵文物对考察和研究藏族历史以及玉树康巴藏族民俗风情很有价值。

15.龙秀寺

龙秀寺位于距玉树县结古镇70公里的玉树县下拉秀乡政府所在地,全称为拉秀龙秀县喜讲修法轮洲,海拔4000米左右。

传说公元800多年前,著名瑜伽师拉龙巴多刺杀吐蕃王朗达玛后逃住玉树隐居在龙秀时,在原有的一座苯教寺院的基础上建起了一座宁玛派帐篷寺院。公元1390年,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创始人觉哇久丁桑贡将龙秀寺改宗为直贡噶举派寺院。公元1468年,著名活佛康角昂喀宁宝和秋君昂加又将龙秀寺改宗为格鲁派寺院。到公元1862年,寺院扩建了经堂、佛殿、佛塔和僧舍等。形成了11个活佛转世系统,较大的有牟萨嘉贡转世系统、江格转世系统和尼智转世系统等。玉树解放初期该寺僧侣多达上千名,是具有相当规模的一座寺院。“文革”期间遭受较大破坏。80年代寺院恢复后,在第五世尼智活佛主持下,经过十几年的不断修建,该寺在经堂及佛殿建筑和佛像雕塑方面超过了以前的规模,使寺院显得气势壮观,金碧辉煌。近几年还修建了菩提道及密宗、讲修、因明(佛教哲学)等专修僧院,寺内文物众多,壁画及雕塑很有观赏价值。

16.尕尔寺

尕尔寺,全称尕尔菩提洲,位于距囊谦县香达镇70公里的白扎乡境内,海拔3700米。传说在公元700多年前,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镇魔修行。公元1200年左右,遵照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创始人觉哇久丁桑贡的旨意,由著名高僧噶尔当巴秋登在此创建了尕尔寺。寺内有胜乐佛殿、金刚心佛殿、空行佛殿以及一千多座久丁桑贡的小型塑像。后形成上下两寺,进入上寺的是戒律严格的僧侣,入下寺的则是居士。在四个活佛转世系统中,噶尔活佛为该寺住持。

1979年元月,在第八世噶尔秋埃尼旦布尼玛的主持下开始修复寺院。寺内主要文物有经筒法轮,相传是由唐文成公主带进来的,该法轮由寺内僧侣轮流用拉绳旋转,昼夜不停,千年不息。

尕尔寺风景优美,四周奇峰突兀,林木茂盛,苍翠秀丽,山林中栖息着各种珍禽异兽。令人称奇的是岩羊、猕猴等动物常自由进出寺院,与人和睦相处,体现了佛教所提倡的大慈大悲、生命平等的思想。在寺院附近有一泓美丽的天池,约8000平方米,深约30米。天池清澈透明,池中山林倒映,池边各种候鸟自由栖息。秀美的景色和宁静的佛寺互为映衬,犹如仙境,成为人们畅游休闲的好去处。

17.当卡寺

当卡寺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风村扎增大赛山腰间,距州府结古镇约10公里,海拔3600米,属嘎玛噶举派寺院。该寺历史悠久,文物丰富,特别是1981年后,寺院恢复快,发展大,经堂等建筑远远超越了解放前的规模,依山而建的寺院显得气势雄伟,颇为壮观。

该寺由岗拉寺僧人巴洒当丁创建于12世纪中叶,兴盛时有700多僧侣。该寺活佛佛号为都毛秋杰,已传18世。本世秋杰活佛佛位高,享有很高的名望,现任青海省佛协常务理事、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玉树州佛协副会长等职务。1958年前,建有48柱经堂1座,60柱佛殿1座,僧舍80余间,有僧侣199人。现建有80柱大经堂1座,20柱小经堂1座,还建有佛殿、怙主殿、讲经院和100多间僧舍。寺内供有释迦牟尼佛像、莲花生大师像以及蒂洛巴、纳若巴、玛巴和米拉日巴等噶举派始祖以及祖婆阿斯秋吉卓玛等护法神像。传统法会或庙会有藏历11月23日至30日的“祖婆护法神”供养法会,6月1日至10日的初十供轮法会。

18.达那寺

达那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藏区唯一一座格萨尔岭国寺院,位于距囊谦县城150多公里的吉尼赛乡达那山山腰,海拔3800米。达那寺藏语全称为“达那僧格南宗”,汉译为马耳狮子天堡。该寺座落处有一山岩,形状酷似马耳,故名达那寺。公元1188年由藏传佛教著名高僧噶举派创始人帕摩竹巴的高徒桑吉叶巴•意西泽巴创建,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属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

达那寺又称岭国寺,历史上曾经是格萨尔岭国的寺院,经堂里供奉的有9米高的英雄格萨尔及其部将的塑像,以及他们用过的战刀、盔甲和衣物等,还陈列着数万卷藏族早期的经卷和极其珍贵的其他文物。

在离达那寺不远的达那山的岩洞中,建有《格萨尔王传》中岭国30员大将的灵塔,塔形均为噶丹式(一种藏式塔)。经有关部门考古研究认为,这些遗迹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达那寺在藏区很有影响,其所在地达那山,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达那沟及吉尼赛乡一带的风景得天独厚,秀美至极,且大多处于原始带开发状态,原汁原味,是极具诱惑力的旅游圣地。

19.觉拉寺

觉拉寺位于距囊谦县城香达镇80多公里的觉拉乡境内的觉拉吉江山旁,海拔3600米左右,传说这里曾是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地方。1361年,由朗热扎巴坚参大师主持创建,属藏传佛教巴绒噶举派寺院。该寺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有显著成就的高僧大德,形成以冬止、洒嘎、冬嘎阿旦嘉措和希饶然杰等活佛转世系统。

1981年后修建了大经堂和讲经院、修行院、密宗院以及医学院等分院,还建造了佛塔和僧舍等。寺内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寺院附近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奇妙的圣迹。

觉拉寺还建有孤儿院、养老院、藏医门诊和扶贫商店等公益事业设施,每年的6月10日是该寺的传统法会。

20.尕藏寺

尕藏寺,全称嘎藏班觉楞,汉译为善缘富乐洲。位于称多县称文镇当隆村,距县城约5公里。

据传尕藏寺从苯教、宁玛等教派依次演变而来,从公元1260年开始,根据元朝帝师八思巴的旨意,他的弟子嘎阿尼当巴更噶扎巴在加噶隆巴创建了第一座汉式大经堂。公元1267年,阿尼当巴将八思巴邀请到加噶隆巴,在此地讲经灌顶时,聚僧俗信徒万余众,由此,“加噶隆巴”更名为“称多”(聚万人之意),赐寺名为“尕藏班觉楞”,并在八思巴讲经的地方修建“百玛噶宝”坐台,以示纪念。八思巴赐予阿尼当巴当地政教之主的大权,从此,该寺成为萨迦派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在元帝和八思巴的扶持下,寺院发展迅速,据传,元代最盛时期寺院建有23座神庙,5座殿堂,6座活佛寝宫,500多间僧舍,僧侣上万人,在当巴仁波切的主持下,讲经修行,声势显赫,处于佛法兴盛时期。

1987年由十三世罗日活佛桑巴僧格主持重建经堂、闭斋堂、怙主堂、僧众会堂,以及藏医院、印刷室等建筑。殿堂里供奉着万应佛祖像、尊者妙金刚像、尊者十二面观音为首的五尊石身伏藏像、八思巴所赐法螺、九尖摇玲、天铁杵、当巴仁波切念珠、印章、合金质无价佛像,还有金质唐卡等等。寺院周围有唐东杰布雕像、佛像、佛塔、经轮等建筑。1998年尕藏寺被列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唐僧晒经台

唐僧法名玄奘,是彪炳青史的唐代著名高僧。传说中的唐僧晒经台就是距玉树州府结古镇约30公里处通天河畔的一块磐石,石面漆黑如墨,上面似乎有隐隐约约的字迹。

据传,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行至玉树境内时,被波涛汹涌、浩淼无际的通天河挡住了去路。这时河底的千年老龟浮出河面,驮渡了唐僧师徒,并托唐僧向如来佛打问自己还剩多少寿数。到了西天佛国印度,唐僧虔诚拜佛,专心取经,竟忘了老龟所托。数年后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老龟再次帮他们驮渡通天河。渡到河心时,老龟突然问起所托之事,唐僧却无言以答。老龟知道唐僧不曾代问,一怒之下,摇身一晃,将驼在背上的师徒四人连马带经文抛入河中。幸好,已得道的唐僧不似前番,加之有三个徒弟护驾,有惊无险,安然登上了河岸。但是打捞上来的经卷全被泡湿,于是师徒四人在岸边的大磐石上晾晒经文,等经文晒干收起时,不慎把《佛本行经》的经尾给沾破了,所以,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卷中只有《佛本行经》至今残缺不全,而大磐石上却字迹犹存。后人便将这块磐石称为“晒经台”。当地百姓在晒经台上方挂满了经幡,以敬圣迹。晒经台的美丽传说,被伟大的文学家吴承恩写进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被后人所传颂。

22.治多县鹿场

治多县鹿场位于离治多县城3公里的雅龙沟里,海拔4300米,草山面积18500多亩,修建围栏16477米。现有白唇鹿260多只,其中产茸公鹿60多只,适龄母鹿100多只。白唇鹿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的珍稀物种。白唇鹿上下唇与额为纯白色,通体呈棕黄,雌鹿无角,雄鹿有角而多杈,形体高大健美。白唇鹿生息在海拔3600~4400米的高寒地区,经济价值高,鹿产品是极好的医疗保健品,尤其是鹿茸有“生精补髓,强筋健骨”的特殊功效。由于治多鹿场水草丰美,草场广阔,是白唇鹿、盘羊和石羊等珍稀动物栖息的理想家园。治多鹿场还是游客近距离观赏、拍摄高原珍稀动物的最佳场地。

23.隆宝滩自然保护区

隆宝滩自然保护区位于距玉树县结古镇80公里的隆宝镇境内,滩长约10公里,宽约3公里,海拔4200米。隆宝滩湖泊周围溪流迂回,沼泽遍地,水草丰美,为鸟类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黑颈鹤,每年开春从遥远的南方飞到这里筑巢,产卵育幼,繁衍后代,度夏避暑,湖水结冰前成群的黑颈鹤又飞回温暖的南方过冬。

黑颈鹤身高1米以上,丹顶黑颈,全身基调为灰白色,飞羽呈黑色,形态高大优美,气质高雅脱俗。他们在美丽的湖边舒展翅膀,高歌鸣唱,成群起舞,显得悠闲自在。当地牧民一向把黑颈鹤视为吉祥的神鸟,从不惊扰它们,这给黑颈鹤的繁育生息创造了很好的生存环境。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隆宝滩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0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将黑颈鹤定为省鸟。

24.尕朵觉悟神山

尕朵觉悟神山位于离称多县城约140公里的尕朵乡境内,尕朵觉悟由28个环绕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高达5395米,山势高峻挺拔、气势磅礴。主峰终年积雪不化,银装素裹,巍峨壮观。

尕朵觉悟又称“觉卧夏尕”,义为白颜圣。在佛教经典《甘珠尔》中记述了尕朵觉悟神山有关悟道成佛的功德。吐蕃时期吐蕃赞普将此山奉为藏区的四大主要圣山之一而朝拜供奉。在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也有将它作为岭国的主要圣山之一供奉祭祀的途述。因此,尕朵觉悟披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千古名山。

尕朵觉悟山周围环绕的28个山峰被当地的百姓称为尕朵觉悟神山的28个战将。加之尕朵觉悟山峰的气象变化奇妙无比,因而被披上了神秘的神话色彩。由于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尕朵觉悟山未曾受到人为的破坏和污染,生态保持着原生状态。尕朵觉悟山腰和山沟生长着茂密葱郁的灌木林,栖息着白唇鹿、马鹿、藏羚羊、岩羊、雪豹、猞猁、雪鸡和麝等珍稀动物。山上还生长着雪莲、血茶、雪滴石、红景天、贝母、冬虫夏草等高原珍贵植物。尕朵觉悟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神奇动人的神话传说,高大险峻的雄姿和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每年从藏区各地到此转山朝拜的信教群众更是络绎不绝。

25.泞吉湖

泞吉湖位于离玉树州府结古镇约60公里的玉树县上拉秀乡境内,海拔4200米左右,湖面9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有30米左右。湖水矿化度较高,属咸水湖,湖中盛产高原裸鲤鱼。每逢春夏季节,斑头雁、鱼鸥、赤麻鸭、大天鹅、黑颈鹤等鸟类在此孵卵育幼。泞吉湖清澈透碧,犹如一面美丽的明镜镶嵌在青山深处,牛羊、帐篷怀抱四周,景色十分诱人。传说,每逢藏历十五夜晚,从湖中传来奇妙的乐器声响。当地百姓把此湖奉为度母菩萨的圣湖,于每年七八月份都举行祭祀活动。如果游客在此畅游,可以深切感受到那种人与自然、人与一切生灵和谐相处的最佳生存境界。

26.巴塘热水沟

巴塘热水沟位于离玉树州府结古镇45公里的巴塘乡政府南面山谷,海拔约3900米,因沟中多温泉而得名。沟的两侧高山起伏,生长着茂密的柏树、毛拔柳、百里香杜鹃等高原树种。春夏之际,山花争艳、百鸟欢唱、苍翠幽静、风光宜人。这里还栖息着马鹿、岩羊、藏羚羊、雪鸡和麝等珍禽异兽。清澈的藏曲河带着温泉的气雾沿沟蜿蜒奔流,可沐浴疗病的温泉水清澈透明,几十个泉眼若沸若蒸,雾气腾腾,十分壮观。温泉池不同的温度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对各种皮肤病、胃病、风湿性疾病有特殊疗效,因此在康区享有盛誉。到秋夏季节,玉树及周边地区的群众慕名而来,遍地都是沐浴疗养者的帐篷。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于1937年从内地返藏经过玉树时,曾在这里沐浴、疗养了近一个月。据有关文字记载,巴塘热水沟温泉沐浴疗疾的历史非常久远,在每个泉水池的石头上都用藏文刻着该泉眼的疗疾功能,这些藏文有的清晰可辨,有的已被风化而难以辨认。目前,据有关部门对温泉的水质分析,水中富含人体健康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80余种,为国内并不多见的优质无污染饮用矿泉水。对心血管、血液、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对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和风湿类疾病有奇特疗效。

27.星宿海

星宿海位于曲麻莱县麻多乡境内麻涌草原的北面,离麻多乡有20多公里。星宿海藏语称“措贫”,义为斑斓湖,因湖面波纹闪烁着奇光异彩而得名。海拔4300米,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10多公里。玛曲河(黄河源流)进入星宿海盆地后,形成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难以计数的小湖泊。随着玛曲河流的涨落和天气的变化,星宿海的形状和光泽亦发生着奇妙的变化,时而好像无数个晶莹闪亮的珍珠宝石镶嵌在巨大的玉盘之上,绚丽多彩,时而如天上的繁星落到广阔的草原上,景像十分瑰丽、迷人。星宿海的周围还繁衍栖息着黑颈鹤、丹顶鹤等近百种鸟类和藏羚羊、藏野驴、黄羊等十余种珍稀野生动物。

28.格萨尔王登基台

格萨尔王登基台是指《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赛马夺魁而称王登基的遗址,位于离曲麻莱县麻多乡20多公里的地方。登基台尤如从地下生长出来的一块奇妙的大石头,形似莲花宝座。当地群众对这块石头为格萨尔王登基台确信无疑,并视其为圣迹。此地还建有八座佛塔和长约800平方米的嘛呢石圈。

29.囊谦、东仲原始森林

玉树境内的森林多分布在东南部高山峡谷地带,有江西、东仲、白扎和吉曲四大天然林区,总面积为22114公顷(不包括灌木林)。主要树种有川西云杉、柏木、桦树等。玉树的森林资源稀缺,弥足珍贵,在防风保土、涵养水源、护农护牧、净化环境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囊谦原始森林即白扎、吉曲和江西林区距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200公里左右,海拔3400~3900米,森林面积17696公顷。森林分布在澜沧江两岸,四季常绿,风景如画。三月末,在青藏高原正值天寒地冻之际,澜沧江却清流如带,两岸青山滴翠,不但景色诱人,而且温暖如春。林区还盛产羌活、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鹿、猕猴、松鼠、獐子、雪豹和麝等动物常在林中出没。

玉树县东仲林区,距玉树州府结古镇85公里,海拔3500~3900米,面积4418公顷。树种有川西云杉、柏木、桦树等。森林景观多彩多姿,植物生长茂盛,四季常青。还有杜鹃、山生柳、山梅花、紫丁香、高山绒菊等组成的高寒灌丛。盛夏的烂漫山花、金秋的鲜红霜叶,构成了色彩斑斓的高原画卷。林中栖息着岩羊、麝、盘羊、锦雉、百灵、画眉、马鸡和布谷鸟等珍禽异兽。

玉树林区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没有被污染,生态及森林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是非常理想的森林沐浴旅游地。玉树州将计划开发并修建森林旅游度假村,为游客提供空气最清新、且在青藏高原难能可贵的高原氧吧。

30.玉树赛马节

盛夏的玉树草原,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肥马壮,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在这样的黄金季节,从乡到县甚至村社都会举办规模不等的赛马等文体活动。规模最大的是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每年7月25日组织举办的全州性的传统赛马会,会期一周。

赛马场设在州府结古镇西郊扎西科宽阔的草滩上,这里依山傍水,绿草如茵,树木成林,宽阔平坦。

玉树赛马会闻名国内外,享有特殊声誉,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优秀体育文化的一次盛会,集中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上千顶帐篷组成的五彩缤纷的帐篷成城、康巴藏族潇洒漂亮的民族传统服饰表演、驰名中外的玉树歌舞和骠悍野性的康巴骑射,构成了玉树赛马会的四大奇观。

玉树赛马节作为传统娱乐活动,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从藏族早期史籍和壁画中,可以看到玉树地区赛马竞技的悠久历史。

赛马,首先以煨桑揭开序幕,这种燃柏煨桑的敬神祭祀形式是藏族古老习俗的延续,起源于苯教祭典仪式。古代征战时期,每当应敌出征,都要以煨桑形式祭祀神山及战神等神灵,祈求保佑。如今这沿袭已久的古老习俗,已成为民间赛马会的开场仪式。

煨桑时背负杈子枪、腰横长刀的骑士们按着传统仪规围着煨桑台顺时针方向转三圈,给赛马会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严的气氛。

煨桑以后,便举行歌舞表演队、马队、宗教仪仗队的入场仪式。赛马会的主要内容有跑马射箭、乘马射箭、跑马拾哈达、跑马倒立、跑马悬体等马术表演。还有远距离跑马赛,走马赛、牦牛赛,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歌舞、民族服装服饰及寺院跳神等表演项目。赛马会期间还开展物资交流、商贸洽谈等经贸活动。

目前,玉树地方政府正在精心打造赛马会这一品牌,力求提升为青海省级节庆活动,成为玉树旅游的一张名片。

31.玉树特产

玉树特产很多,最具特色的有珍贵的藏药材和保健品。据统计,生长在玉树的有上千种藏药材、上百种动物和天然矿物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种类属珍稀品种,形成了巨大的资源优势。玉树的藏医药历史悠久,历代名医辈出,验方独具特色,以下介绍几种名贵藏药和保健品:

(1)藏药精华“仁青佐塔”,此药配方珍贵,加工特殊。玉树州藏医院和禅古寺藏医诊所有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佐塔”,其主要功能:养颜解毒、延年益寿,尤其对各种中毒症有特殊疗效,同时有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增加药效之功能,而无副作用。

(2)珍贵藏药“仁青芒觉”,此药对各种中毒症、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肝炎、肝硬化、肝肿大等疾病有特殊疗效,无病服用则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3)珍贵藏药“然纳桑塔”(七十味珍珠丸),此药对长期难以医治之诸顽症均有疗效,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神经性瘫痪痉挛、癫痫等到症疗效更佳,对肾炎、颊痹、高血压、脚肿、脚跛等症有疗效。

(4)由玉树州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推出的“虫草八珍”以虫草为主,配有贝母、鹿茸、藏茵陈、佛手、藏红花等八种高原纯天然名贵药材。“虫草八珍”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是抗癌、抗菌、滋补健身、壮阳滋阴、延年益寿的理想保健品。

(5)雪莲是生长在海拔3700-5000米雪线之间的青藏高原珍贵药材,内含雪莲内脂、黄酮甙、生物碱等,泡酒服用可调血补气、调经理气,对血热、血虚等妇科疾病有疗效,对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独特。

(6)牦牛鞭(即青藏高原牦牛的阴茎及睾丸)是由玉树州肉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档滋补品,牦牛鞭又叫牛肾,此品未经任何人为加工,为100%的纯正牦牛鞭,内含蛋白质、维生素、腹脂、磷、铁、钙等,滋阴补肾,即可泡酒饮用,又可烹调滋补名菜,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7)人参果,又名蕨麻,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蕨类植物。人参果既是藏族群众经常食用的上等食品,又是滋补佳品,经常食用可改善免疫功能、养颜润肤、抗衰老、延寿年。 

 

玉树州经济贸易委员会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0976-8829621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