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切换
新闻
海湖新区招商局
2013
07/09
14:33

建设时间

海湖新区于2007年3月正式开始建设。

2006年7月,西宁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海湖新区管理委员会,对海湖新区实行“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社会力量开发”的运作机制和“运转灵活、独立运作”的方式开发建设,力争把海湖新区建设成为集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旅游服务、行政办公、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区。

建筑规划

海湖新区核心区东起海湖路,西至湟水路,北临青藏铁路,南到昆仑大道,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万人。

海湖新区将以“两轴”、“两带”、“三圈核”为基本构架。“两轴”即沿五四大街的城市功能横轴和贯穿夏都国际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的纵轴。“两带”即以湟水河为依托形成的滨水生态休闲活动带和以火烧沟为依托形成一条南北向蜿蜒穿越新区的文化活动带。“三圈核”分别为:青海大剧院、青海科技馆以及海湖市民广场等大型公共设施集中设置,形成城市级的市民中心圈核;以南北向步行街为主,配以商业、商务办公、特色休闲设施综合形成城市级特色商业圈核;由通海路西侧的体育中心、高级中学教育设施形成文体功能圈核。青海大剧院、青海科技馆、海湖体育中心、湿地公园、火烧沟生态治理工程正在展开。

海湖新区体育场编辑本段新区特色

湿地为亮点

海湖新区规划面积为10.84平方公里,而湿地建设面积约占1.1平方公里。湿地公园项目工程西起西钢桥,东至西杏园,北临铁路,南接西川南路,东西长2.72公里,平均宽400米,总面积1.1平方公里。工程的景观框架为南岸依次连接“假日阳光”、“特色农业”等数个景观,形成南岸景观线;北岸依次连接亲水平台、湿地科普基地、游船码头等形成北岸景观线;在整个公园主体部分建设一条景观通道,以景观与道路的结合构成两轴一环的景观格局。

海湖新区的逐步完善(6张)

高原山水风情

海湖新区突出高原山水城市特点,湿地、河道、路网、水系及火烧沟治理共同形成“两轴两带”的系统景观:滨水绿色生态轴(湟水河及其河滩地形成)和火烧沟生态地轴(独具高原地势特色的火烧沟)组成新区绿色景观体系的两轴;人文景观带(五四大街城市景观带)和楔形绿地(连接湟水河与大南山的生态绿地)形成新区绿色景观系的两带;结合地形实际,形成数个成规模的街头绿地及主题公园,并与湟水河、火烧沟、大南山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网络。通过系统化的绿化景观建设,新区绿地总面积197.26公顷,绿化率达到55%。

功能定位

海湖新区以“充满活力的服务型高原生态新城区”为定位,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突出绿色、人文、环保、科技特色,体现出5大功能特点。

中央商务休闲区

城市型“RBD”必须选择在城市中心,而西宁的海湖新区依托新区的发展现状,集商务活动、宜居生活、旅游服务、商娱服务等一体的商业模式已经具备,新区的商务、商业、文化、娱乐、休闲职能已经显现,在强大的地脉人气环境下,RBD的雏形已经形成。海湖新区是西宁地区发展RBD模式的不二之选,海湖新区通过资源整合也必将成为中国西部集商务、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经济标杆区域。

在海湖新区成立之初,西宁政府对海湖新区实行“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社会力量开发”的运作机制开发建设,以“充满活力的服务型高原生态新城区”为其发展定位,计划把海湖新区建设成为集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旅游服务、行政办公、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区。海湖新区发展至今的六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海湖新区的发展规划和RBD模式的深度切合,加上西宁这个城市强大的旅游资源,海湖新区无论从政府规划还是自身条件上都很好地具备了RBD模式发展的土壤。RBD的游憩、休闲属性将带来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在海湖新区日趋彰显的RBD模式背景下,未来该区域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增强西宁的城市活力,鲜明的休闲属性也将给西宁居民提供更好的休闲配套,让城市更加的宜居美好,让海湖新区成为西宁这座城市的会客厅。海湖新区将以友好的环境、健康的生态为基础,通过多方位的发展,成为富有高原特色西部窗口。

万达地产、新华联地产、庄和地产等大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进驻海湖新区助力新区的发展建设,正是积极迎合海湖新区未来RBD概念的发展趋势,我们相信这些龙头企业必将成为海湖区域RBD发展的先行者和成就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