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旅以旅章文
不断推进融合发展
1月,红河县黄河岸边雪花从天而降。河岸上的群山被薄雪覆盖着。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摆。老李正在用他的相机寻找最好的作品,小李正在用画板一张一张地画她的草图。家乡,美丽的风景和亲人,“人在现场,景在笔端”,一个宁静而快乐的场景。
作为旁观者,我认为这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最美丽的风景!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按照“和谐适宜,和谐可达,文化用于旅游,文学用于旅游”的理念不断推进。
青海文化旅游在深化改革的大风中,不甘落后,勇往直前。
青海省文化旅游厅厅长、党委书记张宁表示,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旨在培育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改革创新, 提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水平,发展文化和旅游,培育和扩大市场主体,延伸和扩大产业链,文化和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不断增加,呈现稳步前进的趋势。
产业示范基地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2019年12月15日,一年一度的於菟节在铜仁县年都湖村举行。每年的这个时候,来自周边村镇的人们和来自海内外的游客聚集在这里观看於菟舞蹈,体验於菟节,体验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
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产业示范基地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特点在青海尤为突出。
目前,青海省培育了1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3个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3个中国乡村旅游客户创造基地、12个省级旅游客户创造基地,黄南藏族自治州已成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近年来,黄南州和铜仁县大力推进热贡文化产业园建设。目前,热贡文化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投资近1亿元,建成12个绘画学院、25个非基因中心和10多个绘画学院。园区内有近200家企业主要从事热贡艺术,有效促进了黄南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更多贫困家庭提供了就业平台。
非遗扶贫工坊
推进脱贫添活力
青海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与发展,建设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示范基地、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讲习班、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示范基地、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讲习班和2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基地。
青海省文化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朱桂英表示,青海省文化旅游厅围绕“绿色刺绣”品牌打造,推动了绿色刺绣“八一工程”的实施。六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省级绿色刺绣非遗产扶贫就业讲习班。
工作坊以“公司基地农民”的方式,不断拓展农村妇女的就业渠道,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渠道,实现家庭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目标,为保护和弘扬青海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在家工作,增加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文化创意发展
践行文旅兼容并蓄
青海几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青海出生的文化企业,连锁店已经在南昌、合肥、武汉、上海、成都等地成立。目前,省外城市已有30多家企业和书店建立了联系。为了创新经营模式,他们根据青海省的情况注入了冰雪文化旅游的概念,并将几何书店的社会功能与青海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当地几何书店文化旅游网点了解和体验青海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