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切换
新闻
青海: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发展
2020
01/08
21:23

以文促旅以旅章文

不断推进融合发展

1月,共和县黄河岸边,片片雪花从空中飘然而落,岸边绵延的山脉已被薄薄的白雪所覆盖,树木的枝干在风中轻轻摇摆,老李端着相机在寻找最佳的构图,小李支着画板一笔一笔勾勒着她的素描。家乡、美景、亲人,“人在景中,景在笔下”,一派祥和幸福的景象。

此时作为旁观者,想着这应该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最美的风景!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章文”的理念,不断推进融合发展。

青海文化和旅游,在深化改革的劲风中,不甘落后,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勇往直前。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表示,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将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水平,发展文化和旅游事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文旅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的贡献持续增强,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产业示范基地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2019年12月15日的同仁县年都乎村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於菟节。每年此时,周围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和不远万里的国内外游客都聚集在这里,观赏於菟舞,体验於菟节,感受当地特有的非遗民俗文化。

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产业示范基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特点在青海尤为突出。

目前,青海省培育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103家,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家,省级旅游创客基地12家,黄南藏族自治州成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近年来,黄南州及同仁县大力推进热贡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目前热贡文化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园区内画院12家、非遗传承中心25座、民间投资兴建的画院也达到十余家,投资额近1亿元。园区内从事热贡艺术为主的企业近200家,有效带动了黄南州文化产业发展,也为更多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平台。

非遗扶贫工坊

推进脱贫添活力

青海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建成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家、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家、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6家、省级非遗传承基地27家。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朱桂英表示,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青绣”品牌打造,推动青绣“八个一工程”实施,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6家企业为首批省级青绣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各工坊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就业途径,实现了家庭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目标,为保护传承弘扬青海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居家就业,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文化创意发展

践行文旅兼容并蓄

网红景区“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备受游客的青睐,更多的游客不远万里,只为能与天空之镜见一面,留影一张。如何才能让茶卡盐湖与时俱进,更富生命力?

青海纵横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使文化更具创意,2019年,他们在“天空之镜·茶卡盐湖”举行万人规模的群众快闪活动,深受游客的青睐。为了唱响清清黄河,在黄河岸边举行爱国主题合唱活动。“大音——雪白的鸽子花儿合唱团”为了打破“花儿”传统单一的旋律,融入“阿卡贝拉”延长形式,为青海“花儿”融入流行元素。

几何书店如今成为西宁的地标性建筑,吸引了省内外众多代表团到访参观考察,肩负着城市文化名片和旅游会客厅的多重功能。

青海几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青海土生土长的文化企业,已经在南昌、合肥、武汉、上海、成都等地建立连锁店。目前已有30多个省外城市的商家和书店建立联系。为了创新运营模式,他们根据青海省情,注入雪域文化旅游概念,将几何书店的社会功能与青海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当地的几何书店文化旅游网点了解和体验青海文化旅游。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