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
2019年,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
在此期间,亚洲硅业、阳光能源、电子材料、圣诺光电、普兰特药业、黄河鑫业6家园区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三江雪、百河铝业、伊纳维康等9家企业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
2019年,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62位,是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体量最大、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绿色发展水平最好的开发区。
循环工业体系促进绿色发展
西宁开发区把项目建设作为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努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东川工业园区围绕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N型电池、高档铜箔、光纤预制棒等项目。截至2019年7月,诺德新材料高档电解铜箔一期10000吨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对接;中利600吨光纤预制棒智能制造项目已开始设备安装调试;国电投N型电池及组件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
甘河工业园区依托我省丰富的电能、天然气、盐湖等资源,推进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特色化工等产业绿色发展。百河铝业50万吨生产线建设项目已完成379台电解槽改造,282台电解槽(25万吨产能)已投产;青海铜业10万吨阴极铜、青海鲁丰鑫恒高精度铝板带材项目热轧生产线已投产;大美尾气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甲醇制烯烃联合装置、聚乙烯、聚丙烯三大主装置单元主体已完成中期交工。为进一步延伸烯烃产业链,推动特色化工转型升级,重点引进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原丝及2万吨碳纤维生产项目,现已开工建设。
南川工业园区围绕盐湖锂资源,建设“千亿锂电产业基地”,加快推进锂产业发展。目前,比亚迪12吉瓦时锂电池项目一期已投产,二期12吉瓦时动力电池和新增6吉瓦时PACK生产线项目正在对接;泰丰先行已形成2.3万吨锂电正极材料生产能力,正在加紧进行钴酸锂新产品研发和试验,确保锂产品优势始终站在行业前沿;时代新能源储能电池已形成2.2吉瓦时生产能力,二期二阶段3条生产线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中藏药、特色生物健康产业发展。其中,国肽生物牦牛骨分子肽提取加工项目已完成一号车间建设;康健生物白刺资源精深加工、金诃藏药藏成药生产线扩能改造等项目顺利实施;珠峰集团冬虫夏草菌粉项目采用资源整合利用、延伸产品产业链的方式,做到整个产业链实现闭环发展,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
企业小循环推动园区大循环
珠峰集团是一家以人工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及系列产品研究、生产、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主要从事冬虫夏草菌种培育、扩繁、发酵生产、发酵液回收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以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体为主要原料的绿色健康保健食品及药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工作,年产冬虫夏草菌丝粉250吨。
在冬虫夏草发酵产业链上,珠峰集团形成冬虫夏草菌粉、百令片、雪源软胶囊等原料药、制剂药和保健品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发,2018年实现产值2.79亿元。废渣、废液用来生产动物营养饲料、生物有机肥料,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闭环循环发展。
据了解,珠峰集团利用废渣、废液加工生产的富含虫草多糖的动物营养饲料,已与大通、互助等周边地区养殖场展开合作,在循环利用的同时,提高牲畜的免疫力,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肉质的口感、营养及兽药残留明显优于普通肉质;残余的发酵液实现及时收集处理,开发成腐殖酸水溶肥和氨基酸水溶肥,两个产品肥效试验已完成,正在国家农业农村部做肥料备案。
与此相比,东川工业园区的光伏新能源企业与光纤新材料企业之间建立的循环工业体系更具代表性。光伏新能源制造企业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与光纤新材料制造企业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利用相邻优势,开展循环生产互补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了相邻多晶硅厂和光纤厂生产循环互补项目。亚洲硅业生产的中间物料四氯化硅,经过提纯后,输送给中利光纤作为主要生产原料,在我国光纤制造行业领域首次实现了上下游产业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
同时,亚洲硅业通过实施还原尾气回收综合节能改造项目,每年可生产200吨硅烷、100吨太阳能级颗粒多晶硅,具有还原电耗低、细粉沉积少、硅烷反应完全、颗粒多晶硅产品质量优等优点,细硅粉还可以用于锂电池、建材生产。中利光纤通过实施尾气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收集和提纯二氧化硅粉130吨。
在此基础上,东川工业园区将牵头与企业共同探讨论证,大力推进类似相邻多晶硅厂和光纤厂生产循环互补项目这种在各行业、各企业之间具有利益共通性,可以共同建设营运的循环化改造项目,以此提升园区整体循环化水平和及循环化改造项目的容错性和连贯性。
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基因”
今年以来,西宁开发区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工程”,落实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和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方案,以有色金属、特色化工、硅材料光伏、高原生物制品等产业为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尾气综合利用、烟气回收、余热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
同时,西宁开发区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提高产业发展的“绿色门槛”,加大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的申报力度,发挥政策推动和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智能的绿色制造产业体系,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基因”。在甘河工业园西区,占地面积436公顷的西宁园博园已现雏形,与周边的荒山荒坡、厂区边角绿地等,共同筑起生态屏障。
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截至目前,西宁开发区拥有院士工作站6个,各类研发机构12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国地联合重点实验室5家,国地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省级技术中心19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9家,科技型企业78家。
今后,西宁开发区还将通过搭建公共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机构或技术联盟,引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绿色基因”提供强大的生命力。(花木嵯 肖子树)
发展循环经济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拥有“中华水塔”的美誉,又肩负着生态保护的重任。在这样的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就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不断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的资源接续地,资源类型全、储量大、耦合性好,具备发展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省以技术进步与创新为支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依托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东工业园区,围绕构建和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重点打造形成了盐湖化工综合利用、光伏制造及光热发电、锂电、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及深加工等12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省尊重发展规律,认真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我省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基本形成以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农牧业为架构的绿色发展方式,循环经济贡献率已达到60%。
当前,青海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转型期,这是一个从依赖地下资源向挖掘地面资源转型的时期,无论是工业、农牧业还是服务业,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始终,深入人心,生态产业蓬勃发展、优势明显。依托冷凉气候、清洁电力的比较优势,发展低碳循环的数字经济是青海新时代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方向;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不懈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以循环经济为主攻方向,持续开展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各类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可以说,循环经济既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又能有效破解青海“两头在外”的困局,因此,循环经济是促进青海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一优两高”战略实现的重要路径选择。(田得乾 花木嵯)
农业循环经济让青稞有质更有价
从一粒粒有机青稞转变为一滴滴美酒,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青稞种植中,更加突出有机青稞种植优势,并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用好粮食酿出好青稞酒,再次提升高原农业的市场价值。
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无污染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种植优质青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江集团下属各农牧场拥有青稞播种面积1.73万多公顷,预计产量7万吨。其中,三江集团下属的贵南草业公司按照我省提出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要求,在青稞种植中,坚持多施用牛羊粪便加工的有机肥,减少工业化肥用量直至零使用,以发展高效生态和特色精品农业、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职工群众增收为目标,逐步建立绿色有机青稞种植基地。当前,公司生产的青稞产品已被认定为有机农产品,认定面积6166.67公顷,是省内有影响力的有机农牧业示范企业。此外,贵南草业公司还与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签订院企合作协议,通过科企协作创新模式,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2019年规划筹建13.33公顷育种试验研发基地,结合企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开展科技成果示范与转化,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青稞新品种,打造青南环湖地区青稞良种繁育基地,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推动青海高原青稞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大力发展青稞加工业,从种植向精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实现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江集团按照整合资源、集中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有机青稞基地,通过延伸产业链,布局青稞酒产业。
2018年,三江集团收购原贵德县贵德清酒业公司,并走访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国内知名酒企交流学习,与国内白酒行业最权威的江南大学合作,利用我省优质有机青稞,通过传统人工制曲工艺、固态发酵工艺,结合江南大学独创“物联网发酵池在线监测系统”,不断优化白酒生产工艺,提高基酒产品质量。目前,三江集团的青稞白酒系列产品已经上市,并结合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从产品包装等要素上宣传推介大美青海。对此,三江原牧公司董事长贺永平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打好‘四张牌’,打造青稞等特色农牧优势品牌的要求,充分利用好自有有机青稞种植优势,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价值提升,走上了绿色、高端、品牌、质量发展之路。”
此外,作为我省最大的农垦企业,三江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自有牧场的牛羊粪加工成有机肥,又将有机肥回田作为农场青稞、油菜等生产所需的肥料,生长出的青稞又作为酿酒及食品的加工原料,酿酒后产生的酒糟又返回到牧场作为牲畜饲料,真正做到了现代农业的生态闭环。(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