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博雅琪】十一月的青海湖,风卷着浪潮的寒意从耳边呼啸而过,少了夏季人潮涌动的燥热,蔚蓝清透的湖水慵懒地拍打着岸堤。11月12日,“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网络主题活动记者团走进青海省青海湖保护区,听了听世界第二大咸水湖的故事。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王博雅琪摄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约为4549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咸水湖,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及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同时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持续向好,专家:“我的工作很有意义”
2011年8月29日,国家旅游局授予青海湖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标志着青海湖景区成为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随着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来青海湖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旅游“打卡圣地”。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王博雅琪摄
不过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宣传科科长侯元生告诉记者,多年前,这里的工作环境还十分艰苦,“电流强的时候会击穿灯泡,弱的时候,灯泡都没有一根蜡烛亮。”不仅如此,据侯元生描述,冬天值班时煤常常不够用,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了取暖只能捡牛粪烧。他回忆说,“有一次早上出门看见很多牛粪,我说‘太高兴了,半天的烧材有了’。当时的环境确实比较艰苦。”
目前,青海湖区域鸟类由1996年的164种增加到了225种,濒危物种普氏原羚数量由2004年的257只增加到了2018年的2793只。与此同时,青海湖水体面积达4549.38平方公里,与2018年同期相比扩大了20.08平方公里,生态持续向好的青海湖生态平衡系统初步形成。
回看现在的青海湖,侯元生感叹说,“青海湖生态趋势持续向好。”他接着告诉记者,“我现在越来越喜欢我的这份工作,在我看来,这很有意义。”除了在保护区内开展巡查巡护工作,侯元生还负责科普宣教工作,把青海湖的故事讲给志愿者,讲给学生听。通过这些工作,侯元生发现,“现在整个‘生态保护’的氛围都很好,”他又笑着说了一遍,“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
生态产业“两手抓”
生态变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成了一个难题。
12日下午,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这一点,他表示,旅游不外乎“吃住行”,现在游客的“吃住”依托青海湖附近的小镇,“行”则被控制在青海湖边。这样一来,不仅做好了生态保护工作,还带动了周边乡镇企业的发展。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王博雅琪摄
此外,何玉邦补充说,青海湖保护区生态向好的趋势首先要归功于“大自然”,同时,依托国家政策开展的生态修复工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2000年开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2005年,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开始实施,”何玉邦说,得益于国家政策,当地政府不断开展生态修复工作,这也使得青海湖保护区变得越来越好。
“三增、三减、一不变”
这几年,通过强有力的依法抓建、依法治理,青海湖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主要表现为“三增、三减、一不变”。
其中,湿地面积持续增加,累计增加1.35 万公顷;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增大,累计增大21.33公顷;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三减:保护区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累计减少3960公顷。一不变:即保护区内保护功能性用地14 年来保持不变。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王博雅琪摄
如今,作为青海省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青海湖仍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项目建设。据了解,当地政府先后投入1.78亿余元,实施生态保护建设项目近50余项,与此同时,加大数字化保护区建设,建成了集监控视频系统、网络视频系统、管理应用系统为一体的数字监控网络系统,使青海湖成为全国最早实现保护区核心地区视频网络监控的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