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的科秀塘桑当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时,建档立卡贫困户牧民李毛加正在打酥油,“2017年我在合作社有了第一份工作,每个月能领到2500元(人民币,下同)的固定工资收入。”
今年46岁的桑杰东治住在国定“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他不仅有了新家,还有了一份令其满意的工作,每月收入可达3000元。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据兴海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久先太介绍,牧民李毛加一家是“无畜户”,每年仅靠挖虫草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李毛加一家享受到了产业发展、易地搬迁、教育补助等帮扶政策。”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我们一家人从大山深处搬到县城居住,现在丈夫也在合作社工作,我们两个人每年6万多元钱的收入完全可以供养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李毛加说。
图为9月4日,李毛加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的科秀塘桑当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作。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科秀塘桑当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玛旦增介绍,合作社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360人参与合作社分红。2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合作社成为“上班族”,有了固定收入。
今年46岁的桑杰东治住在国定“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他不仅有了新家,还有了一份令其满意的工作,“我放了大半辈子牧,没想到快50岁了,竟然能在景区找到一份工作,每个月3000元的收入让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图为9月4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的科秀塘桑当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南县被誉为“藏绣之乡”,曾经家用的藏绣制品如今通过产业化发展,已远销海外。在贵南县沙沟乡德茫村的藏绣文化产业园内,每天都有绣娘在此制作藏绣制品。牧民绣娘德吉措说,村子里的很多妇女都在藏绣文化产业园做藏绣,每天有120元钱的收入。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中国92%的贫困户已经参与到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之中,已脱贫人口中主要通过产业帮扶实现脱贫的占到67%。
据悉,青海省围绕“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通过发展产业,到2019年,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牧户有1项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实现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到2020年,青海省实现13万户、39.9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国家扶贫标准,贫困村全部退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