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切换
新闻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领跑青海绿色工业经济
2019
08/21
15:26




红绸落下,礼花飞扬。5月13日,我国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工程落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意味着西宁将成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碳纤维制造基地。

从零起步,19年不懈努力,作为全省工业经济战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坚持稳中求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换挡加速,“高精尖”“绿色环保”已经成为青海工业的代名词。今天,青海环境优美,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绿色画卷已徐徐展开……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海全省上下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意识,拼抢在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碳纤维在青海跨入 “新时代”

一根仅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高性能碳纤维,拉伸强度是钢的10倍以上,而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

在几千度的高温下,别的纤维早已化为灰烬,它却纹丝不动,这种神奇的纤维,已成为当今航空航天、国防军用、建筑、交通、体育休闲等领域的“香饽饽”。

在今年5月,这个“香饽饽”落户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50亿元,建设8条聚合、原丝生产线、12条碳丝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年可实现含税营业收入30亿元左右,运营期年平均上缴税金3亿元左右。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项目是烯烃产业延链、强链的高附加值强基项目,也是推动青海省特色化工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引领性项目,更是打造千亿元特色化工产业集群的重大支撑性项目,该项目必将成为我省工业发展新地标。

当前,碳纤维下游需求旺盛,用量与日俱增,碳纤维产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西宁地理位置优越,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落户西宁,建设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这是整个碳纤维行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同时也必将给西宁新材料产业集群带来高速发展的机遇。

这仅仅是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与传统产业融合关联度较高的优势,带动已有基础性原材料产业进一步延伸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增值增效的一个缩影,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了特色化工产业集群,实现了资源及废弃物集约、循环、高效利用。目前已形成年产24万吨PVC、5万吨无水氟化氢、80万吨甲醇等产品产能,即将形成60万吨烯烃、5万吨铬酸盐、4万吨含氟制冷剂、3000吨三元前躯体、2万吨碳纤维等产品产能。

中藏药飘香青海独占鳌头

从籍籍无名到万众瞩目需要多久?金诃藏药用一种产品完成了涅槃。2017年冬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为主要症状的流感席卷全国,流感突如其来,10岁以下幼童成为这场流感的高发人群,就在这个时候,青海省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安儿宁颗粒”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全国很多地区抢购一空,在幼童患者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非常好的效果。

据统计,“安儿宁颗粒”2017年产值达到近2亿元,名列全国儿科呼吸系统用药第二位。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青海省调结构、促转型,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的重要产业,以医疗+产业+科研+文化的立体发展方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升级,金诃藏药积极转型发展,研发出一系列以中藏药为基础的保健品、日用品。同时形成了以藏医药研究、藏药生产、信息网络、资本运营、市场营销多位一体的藏医药产业链发展体系。”青海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牛豫娟说。

经历10多年发展,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跨越,创新发展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围绕我省优质冬虫夏草资源,青海珠峰、久实虫草等重点企业应用生物发酵技术,开发的虫草菌丝粉、百令片,在久咳虚喘、神疲乏力疾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疗效,被临床广泛应用。

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现代中藏药产业、特色食品(保健品)、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园区现有生物制药企业81家,其中藏药生产企业27家,生物制品企业54家,已形成处理沙棘5万吨、枸杞8万吨、菊粉5万吨、青稞3万吨、虫草菌粉250吨、鲜奶2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青海省大健康和生物医药重要加工基地。

青海光伏向太阳 要效益

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吉拉口村,一排排光伏板安装得整整齐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村是沾了这光伏板的光,这样晒着太阳就可以赚钱致富啦。”吉拉口村村民阿布都高兴地说。

多晶硅年产能2.25万吨、单晶硅年产能约7000吨、600兆瓦切片、500兆瓦电池、900兆瓦光伏组件生产能力,配套了光伏玻璃、铝边框、支架等光伏企业,现有光伏光热生产企业30余家,形成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成为建设青海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和千亿光伏产业重要基地。

近年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我省资源定位,依托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聚集了逆变器、光伏玻璃、石英坩埚、铝边框、支架等一批配套光伏企业。成为了光伏产业发展的装备基地,为青海省乃至全国的光伏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

2009年,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9年初,开发建设光热产业园,预计年底建成,并将重点引进太阳能光热槽式反射镜、太阳能光热集热管、太阳能光热追踪系统等一批光热产业项目,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光热产业链,努力打造成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发展的绿色清洁能源示范区。

全球锂电产业刻上 “青海印”

从电动汽车的心脏——锂电池“青海造”,到电动汽车整车实现“青海造”,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中国锂电产业“青海系”将跃然而出,为全球锂电产业打上鲜明的“青海印”。

依托青海丰富的盐湖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广阔的储能市场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地域优势,重点发展正负极材料、薄膜、动力及储能电池、电控系统和电动汽车为核心的锂电产业。作为青海省千亿锂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先后吸引了北大先行、比亚迪、时代新能源等一批锂电生产企业和北捷新材料、青海鑫东达等锂电配套企业入驻园区,锂电基础及配套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正级材料2.3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13.5吉瓦时、隔膜1.5亿平方米、锂电池壳体3000万套生产规模。按照远期规划,到2025年,形成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设成为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千亿锂电产业基地。

依托青海资源优势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围绕“中国藏毯之都”建设,打造世界羊毛地毯制造中心,建成以藏毯生产为龙头的特色毛纺织产业集群,“千亿锂电产业基地”和以光电产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地毯、绒纺、轻工产业方面,建成洗毛(绒)—分梳—纺纱—染纱—地毯和针织服装生产为特色的毛纺产业集群,产业实现规模化、链条化发展。

在光电产业方面,以高纯氧化铝、蓝宝石、切片、外延、LED产业发展为重点,形成了高纯度氮化硅3万吨、高纯氧化铝1000吨、蓝宝石炉1000台和碳化硅晶片、外延片、芯片、封装等链条配套完整的产业格局。

守住绿水青山,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根本底线,绿色已成为青海工业最厚重的底色。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