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动青海”:传统产业注入经济发展活力
加大改造传统产业升级,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式。坚持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让过去“偏重偏粗偏短”的产业实现绿色发展,使“老树发新芽、长新枝、开新花、结新果。”
一年来,我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围绕设备更新、工艺改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坚持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走进甘河工业园区的青海鲁丰鑫恒铝材有限公司,一块块闪闪发光的铝锭正在装上货车准备运出厂区。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郭茂秋告诉记者,为实现绿色发展,他们通过实施 “电解铝液直接生产1235双零铝箔坯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采用70%电解铝液直接生产下游产品,减少了二次重熔带来的能源损耗,并率先使用油雾净化回收系统、废乳液提纯无废水排放等技术,解决了“工业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董事长薛婷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将提高效率和数字化融合发展,地毯生产完全实现了智能化操作,使得原来三五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在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在提升产量提高效益同时节省了很多成本。
一年来,我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云海环保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等6个项目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全省蓝科锂业通过对碳化结晶工序和产品自动包装装置优化改造,产量提高过20%,年新增利润约3500万元;中铝青海分公司实施碳素焙烧炉环保技术改造后,阳极焙烧炉天然气单耗由最高每吨114立方米减低到每吨64立方米,阳极换极周期延长10%,实现焙烧烟气达标排放。
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有色冶金压延业及盐湖化工等传统产业链不断延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1.6%,铝材增长29.2%,铝箔增长17.2%,铜箔增长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