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切换
新闻
经济聚焦:青海“智造”,其路漫漫
2016
12/09
15:50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青海虽地处内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交汇时,我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大制造业升级,做强青海“智造”。

目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已有一年多的时间,青海制造业现状如何?青海将如何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

政策规划引领特色发展

2015年,我省工业增加值为893.87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为6.2%,与全国或工业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随着201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今年,在深入解读《中国制造2025》后,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工业发展的特性,因地制宜出台了《青海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为我省制造业未来发展明确路径、指明方向。

这是未来10年引领我省制造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未来统筹协调我省制造强省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打造青海制造业升级版的宣言书。

《实施意见》立足目前我省工业发展基础,着眼未来发展,聚焦我省的高端制造装备、新能源、特色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特色生物等7个重点领域,构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千亿元盐湖、锂电、光伏光热、新材料产业集群,并整合发展资源,集聚创新要素,突破关键瓶颈,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发展,引领因地制宜且更具特色的高端制造业发展。

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人介绍,为了顺应新形势下制造业发展新要求,《实施意见》共提出九项任务为: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可持续发展;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

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我省从政府到部门、各工业园区、各科研院校、各金融机构、企业等的广泛参与和努力。要通过动员各方力量,切实把战略任务、行动规划落实为行动,转化为发展成果。

从“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在建成西宁特钢网络信息平台、生产调度指挥监控系统、转炉冶炼生产模型控制系统、APS高级计划排程等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后,去年,企业物流成本由每吨钢63元降为53元,铁料仓储成本由吨钢27元降为25元。全年累计降低入炉直接材料成本831万元,降低混匀矿直接材料成本826万元,吨钢一次能源成本317.78元,较计划指标降低6.31元/吨;

青海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结合国内光伏电站生产经营特点及自身实际,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光伏电站群远程集控项目。实现了光伏发电企业业务远程集控、生产实时监测、日常运维以及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的全覆盖,解决了大规模荒漠化光伏电站不便运维管理的难题,提高了电站的运营效率;

青海康泰铸锻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拥有的超大荷载具备挤压和模锻两大功能的6.8万吨压机,于2015年成功挤压出世界最长的一根碳钢无缝钢管,2016年11月19日使用直径800毫米燃气涡轮盘模具压出第一只盘类产品样件。该成果标志着在国际国内的现有压机中,我省制造的这台设备已经实现了在24小时之内切换挤压和模锻双功能的目标,也丰富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内涵;

……

一个个“智能制造”的缩影,一个个青海企业破浪前行的身姿,都在为世人展示着“制造”升级为“智造”的魅力。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而我省的《实施意见》更是从我省制造业实际出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降低制造业的资源依赖程度,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今年以来,各项成果逐步显现。

1至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3%,对29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安排财政支持资金2800万元,预计可形成年节能量10.05万吨、节水14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量48万吨。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审查制度,完成了对13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对全省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电力等6个行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5000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进行了摸底排查,初步确定的44户重点排放单位纳入第一阶段全国碳交易市场。

1—10月,我省在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25项科技成果和专利,突破了超薄型电解铜箔等一批关键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22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和产业化应用,获18项科技成果和专利。实施了《基于西台吉乃尔盐湖萃取法制取万吨级电池级碳酸锂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蓝宝石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绿色、清洁铬化工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和《青海盐湖金属镁项目试车中关键技术研究》四项重大专项。

截至10月底,我省100项创新攻坚工程项目中已有盐湖集团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等83项目开复工建设,共计完成投资254.2亿元;100项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中已有博华锂业年产1万吨高纯氯化锂和2.5万吨硼酸、青海西宁锦泰矿业有限公司20万吨硫酸钾镁肥等85项目开复工建设,共计完成投资108.8亿元; 100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中已有青海新顺达新型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新型石墨聚苯板生产改造、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GWH锂电池生产等项目全部开复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5.2亿元。

同时,围绕打造锂电、新材料、光伏制造、盐湖化工4个千亿元产业,突出建链、补链、强链,补齐发展短板,先后引进了比亚迪电池、华泰新能源汽车基地等一批锂电产业重大项目,青海矽珂电子“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条规模化碳化硅材料生产线,建成了200兆瓦高倍聚光发电系统等一批光伏产业补链、强链项目,加快推进碳酸锂、氯化锂生产线等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做大做强”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我省工业发展成就瞩目,各项突破、创新为青海工业发展提振信心。

与此同时,我省制造业仍然存在较多发展问题。集中体现在:新兴产业尚在起步阶段,缺少支撑和拉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项目,且经历两年多的经济持续下行后,企业扩张生产动力不足,项目投产出力的步伐放慢,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不牢固;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科技投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缺乏增长动力、自主创新能力弱、人才制约明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两化融合滞后、企业资金短缺化等方面的问题。

业内专家也表示,青海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制造业整体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为青海制造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但仅凭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发展,还需社会各界更多的帮助和更大的支持。

他们还表示,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还需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来体系化地推进。此外,还需完善配套制度,加大资金支持,建议对青海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高科技生物产业的发展给予倾斜,在重大项目布局、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安排、核准项目。

立足当前,我省在一些领域和项目上已达到国家乃至世界领先水平。未来,我省的装备制造还需整体向高端攀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全面推进,青海工业发展将迎来崭新的机遇。(芈 峤)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